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原有的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直以来,是以政府领导、管理、投入为主体,科研院所历来任务由政府下达,经费也主要靠政府拨款,其弊端日益暴露,科研与生产脱节;研究开发成果应用转化率低;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开发工作重复分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研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1985年中央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科研事业单位先后组织实施了科学事业费拨款制度、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和科研院所内部管理制度,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目前,以“转制”为主要特征的改革使技术开发型、公益型科研院所走向市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旧的科研管理体制,被人们称为“变性”革命,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或带来很多问题。本论文从分析国家与科研事业单位的关系变化入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在这场体制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并提出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为“建立以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运行为主,科研促生产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适应我国现实改革发展需要的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二部分归纳了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历史进程。 第三部分提出了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探讨了问题的对策。 旨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自己的分析,认为我国科研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市场引导为主,以科研促生产的管理模式,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形成原因及现阶段改革中形成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在创建国家科研开发体系,建立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系,对科研机构和转制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