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相对过剩,农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压力成为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压力,农业的增产减收成为农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特别是在入世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下,这些困难与日俱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己经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形成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就是改善农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顺应国内农业发展趋势,缓解压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研究山东省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本文总体包括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路线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第二章总结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内涵,并概述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在概括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与问题。优势包括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定规模、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大量涌现、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科技优势。问题包括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推动作用有限;龙头企业自身不能很好地满足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要求;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第四章研究分析了省内外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成功模式,并进一步总结出了这些模式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启示,包括要遵循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原则、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政府引导规范产业组织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合作组织为依托创办龙头企业等等。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和改善政府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深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调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等方面。最后,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结论并给出了些许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