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鉴定以及纤维素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ong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产棉第一大国,然而棉花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却浪费严重。本文首先综述了棉花秸秆的理化性质以及当前的主要应用,然后对棉花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结构和性质分别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实验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进行了化学方法对棉花秸秆的皮与芯的分离进行研究。主要是在碱性的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处理截断的棉花秸秆,棉秆皮与芯很好的分离,得到的皮已经是很好的纤维。对于得到的棉秆芯用有机方法进行降解,即用甲酸和乙酸的混合酸脱除棉秆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并且通过实验得知以下的结论:常压下用甲酸,乙酸和水35/45/20(v/v/v)的混合有机溶剂得到的纤维素的产量高,结构疏松。得到的粗纤维素在45℃的温水浴的条件下,用2%的H<,2>O<,2>溶液在PH11.5的条件下漂白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纤维素,并且用气质联机的分析它的主要成分,测定它的纯度。得到的木质素呈红褐色,提纯后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以及对其进行硝基苯氧化试验来推断棉花秸秆纤维素的主要结构。对于半纤维素多糖,本实验也用气质联机的方法对其成分进行了判断,其中木糖,葡萄糖占很大一部分,还有阿拉伯糖,核糖等。随后又进行了分离好的纤维素的加工探讨,主要是制备了棉花秸秆微晶纤维素和棉花秸秆吸油活性材料。在微晶纤维素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一定浓度的Na<,2>SO<,3>溶液和盐酸来对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调整,得到微晶纤维素。在吸油活性材料的制备中,在NBS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用乙酸酐与葡萄糖基团上的羟基发生脂化反应,来制备吸油活性材料。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急待解决的两大主要问题,光催化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的新型环保与能源技术。g-C_3N_4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光催化材料,备受科研者们的关注。(1)通过使用SiO_2纳米粒子作造孔剂,运用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合成石墨碳氮化物(g-C_3N_4)纳米多孔管。g-C_3N_4纳米多孔管的结构由SEM和TEM表征。以光降解RhB为例,对制备的光催化剂性能进行
学位
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是一种半结晶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又可以耐受高压蒸汽灭菌和辐照消毒处理;另
DNA是最基本的遗传物质之一,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NA自身携带着生命体的遗传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复制和转录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来指导蛋白质和酶的生物合成过程。
化学家将生命科学的自组装引入到化学领域,通过分子水平上的自组装来构筑各种组装体已经发展成为制备纳米功能材料的主要手段。随着纳米技术向药剂学的不断渗透,纳米粒子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载药系统。载药纳米粒子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抗肿瘤药物输送体系,它具有缓释、靶向、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以克服生物大分子药物半衰期短、易受酶解和难以通过生物屏障等缺点,也可以改变目前很多药物由于溶解性差而不能发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