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入我国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却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然而,相对于其他水处理工艺来说,曝气生物滤池除磷方面的缺陷使其应用略显滞后。
本文在综述了曝气生物滤池及化学除磷技术的机理、发展以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的投资短缺、占地大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除磷效果低等问题,对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性能及其化学强化除磷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这些研究把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的除磷效能。
以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以陶粒为填料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挂膜及工作性能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排泥法的后期对反应器适当增加营养比例,可有效地促进生物膜的生长,启动挂膜30天后,BOD5、NH4+-N去除率达81%和84%。曝气生物滤池适宜的水力负荷范围较广,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水力负荷可达8.0 m3·m-2·h-1,而在1.25 m3·m-2·h-1下运行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曝气生物滤池最适宜的进水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分别为2.66 kg COD·m-3·d-1和0.58 kgNH4+-N·m-3·d-1,此时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87.94%和90.45%。从节能角度考虑曝气生物滤池最佳气水比应控制在5:1左右。
以铝盐作除磷药剂进行静态化学除磷的实验结果表明,化学除磷最佳的pH值为6.5左右;当投加系数为1.75(即Al:P重量比为1.52)时可保证出水总磷浓度低于0.5 mg·L-1,而当投加系数较小时,适当加大搅拌强度可提高总磷去除率。
最后,综合考察了化学强化除磷对曝气生物滤池COD、NH4+-N、浊度、TP及反冲周期的影响,发现曝气生物滤池化学强化除磷有效可行且在曝气生物滤池内生物降解与化学强化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