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养老高层住宅内部交往空间适老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i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口老龄化问题从未如此严峻。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未富先老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三个主要特点,在这些特点和我国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在宅养老将成为国内长期存在的主要养老模式。由于社会关系和身体条件的变化,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不安全感等负面心理感受,交往需求的满足与否关系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高层住宅逐步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居住方式,其高容积率、远离地面居住等特性使得仅通过外部公共空间很难促进邻里的相识与交往,而邻里关系淡漠、交往活动匮乏、家园感遗失等高层住宅已显露出的缺陷,使得其显然不满足老年人对交往活动的诉求。其实,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已有作为交往空间的设计探索,结合老年人的特殊交往需求对交往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可获得更适于在宅养老的高层居住环境。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为整片文章的展开作铺垫。第二章进行了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对针对成都地区老年人交往活动调研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对内部交往空间的需求。第三章从接地空间、标准层空间、屋顶空间、空中庭院与空中街道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设计案例,阐述了住宅内部交往空间的存在形式。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关于成都地区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通过分析得出内部活动空间的缺乏与老年人需求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设计目标。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提出了高层住宅内部交往空间适老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接着对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最后在第六章对全文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论文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更适于在宅养老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的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成都地区高层住宅内部交往空间适老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使在宅养老模式不仅能从生活照料上满足老人的生理需求,也能在精神上给予照拂。
其他文献
微小残留白血病是指急性白血病经过有效的治疗,达到临床或血液学的完全缓解(CR),体内残留106~108个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是患者病情复发的根源。近年来,各种化疗药物和放疗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常使用C/S模式和B/S模式,通过对C/S和B/S两种开发模式的对比,阐述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了在设计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应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
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中医学也不例外。2·世界多数的传统医药学基本上都归于消亡,为什么
通过对白酒中晶体状沉淀的成因探析,探明了白酒中晶状沉淀的产生是由于加浆水硬度过大,所含的Ca2+和SO42-形成白色晶体状沉淀CaSO4.2H2O,硬度越大、温度越低,沉淀也越多。通常
目的 :观察加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不寐症疗效。方法 :随机将148例不寐症治疗比较 ,治疗组68例 ,对照组80例 ,治疗组用中药汤剂加用刺五加注射液40~80ml静脉滴注 ,对照
目的评价替硝唑联合六神丸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2组患者均先局部冲洗,治疗组局部给予替硝
<正> 为探索脑血管病所引起各种脑功能障碍的治疗,我们从1989年9月起选用补阳还五汤加桂枝、附子,合用西药治疗脑血管病3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
全球范围内建筑活动日益增加,住宅数量的增加、胶合板用途的不断扩大,以及家具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将推动未来几年全球胶合板市场的发展。
[目的]调查分析血液病患儿陪护人数的实际需求,让患儿家属理解只留1个陪护人的意义并主动配合。[方法]选取住院血液病患儿家属100名,对陪护人数需求及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血液
针对唐山矿业分公司选煤厂介耗居高不下的问题,选煤厂以介质流通各环节为线索,从介耗的技术损失和管理损失两方面对介耗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磁铁矿粉质量不能完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