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应用下基因检测的民事责任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机构作为服务主体,运用基因技术提供产前筛检、新生儿筛检、遗传病检验等项目已行之有年,相关法律救济依我国现有的医疗法规及医疗管理制度足矣。然而,国内外近年来兴起非由医疗机构服务、而是直接由基因检测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对此类商业化基因检测服务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制,此类基因检测服务处于商业、医疗交叉的“灰色地带”,工商部门和医疗卫生执法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基因检测服务消费者的利益处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保护状态。法学理论界对商业化基因检测服务的研究甚少,仅有的几篇多从法律伦理的角度讨论基因隐私的保护问题。本文从法律解释的视角出发,以基因检测机构与基因检测服务消费者间签订的服务合同为研究对象,对商业化基因检测服务中产生的民事责任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商业应用下基因检测民事责任的归责必要性进行分析。商业应用下基因检测服务因其检测结果、方式、内容特殊的客观属性区别于一般商业服务。当下基因检测服务市场中的主体多重、内容多样,却少有市场监督管理,使得明确基因检测民事责任实有必要。第二章梳理商业应用下基因检测民事责任的可归责理论基础。商业应用下基因检测服务区别于医疗法律关系,适用承揽合同法律关系。基因检测服务中以告知后同意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为基本原则,在归责原则方面亦有民事法律理论可循。第三章从检测的不同主体形态和不同时期两方面,讨论基因检测机构的民事责任样态。基因检测机构因参检形式的不同,随之独立或连带承担责任。基于检测前、中、后不同阶段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基因检测机构可能因违反服务合同中的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或附随义务承担违约责任,或因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受检者隐私权等承担侵权责任。本文将基因检测服务纳入合同法律关系和侵权法律关系的调整范围中,力图寻求基因检测服务的消费者在现有民法规范体系下得以主张法律救济,期在民众权益保护与商业创新发展间取得平衡机制。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软实力。建立中国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文化和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文化更是我们在未来能
近年来,围绕着检警关系改革,我国法学理论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司法实践部门也随之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实践,但时至今日,我国的检警关系的改革何去何从仍未有定论。我国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