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元死亡主要有三种:①原发性损伤(物理性的打击)所致的神经元直接死亡;②外伤后出血、压迫、缺血缺氧等继发性损伤因素所引起的神经元坏死;③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兴奋性递质、Ca2+超载、氧自由基等因素所诱发的神经元凋亡。其中,凋亡在颅脑损伤致神经元死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颅脑损伤后有效的抗凋亡治疗将会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留和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年对脑外伤后炎症反应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神经元凋亡与炎症的发生有关,特别是核因子-κB(NF-κB)起了关键性作用。目前认为颅脑损伤导致脑水肿后,NF-κB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增强并参与脑损伤与修复的全过程。但有关NF-κB是诱导细胞死亡还是促进细胞生存,还存在不同的争议。目的探讨脑外伤后不同阶段的神经元凋亡与NF-κ3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共变关系及其中可能的机制,从而为抑制外伤后神经元凋亡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材料与方法以Feeney法制作大鼠颅脑外伤模型,分为脑外伤组、脑外伤+PDTC组(PDTC为NF-κB特异性的抑制剂)、假手术处理组,在处理后6h、24h、168h处死动物,分别用免疫组化、RT-PCR、TUNEL法测定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元凋亡率。结果在急性6h、亚急性期24h大鼠脑外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TNF-α较假手术对照组和PDTC组表达明显增高,其与神经元凋亡指数呈正相关,而且NF-κB的这种凋亡诱导作用能被其抑制剂PDTC部分阻断;在慢性期168h大鼠脑外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TNF-α表达有所下降而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PDTC组,其与神经元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而且NF-κB的这种凋亡抑制作用能被其抑制剂PDTC部分阻断。结论NF-κB和下游炎症因子在脑外伤后急性、亚急性期有促进神经元凋亡作用;在慢性期有抑制神经元凋亡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不同的凋亡调节通路,以及调节同一通路正、负反馈平衡来实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