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反常规叙述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phie8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作家,贝克特在创作中更为关注小说的形式实验和小说艺术的发展走向。其小说三部曲彻底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特征,对小说形式进行颠覆和解构,叙述层面混乱无序,话语充满矛盾和断裂,一切都是不固定的、模糊的、似是而非的和难以把握的,代表着贝克特小说实验的巅峰。本论文结合布莱恩·理查森的反常规叙述理论,对塞缪尔·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法称呼的人》中的极端叙述形式进行分析。通过解读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多重叙述、对话者、消解叙述以及渗透性叙述者等极端叙述形式,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贝克特在小说三部曲中巧妙运用了反常规叙述的叙事手法,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发展趋势和审美特征,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荒诞派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角度。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塞缪尔·贝克特的生平及其小说三部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地位,并简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对贝克特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无法称呼的人》三部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反常规叙述的理论研究背景,其次重点阐释了布莱恩·理查森对反常规叙述理论的阐释和不同极端叙述形式的类别。第四章对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法称呼的人》分别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三部曲中运用的多重叙述、对话者、消解叙述和渗透性叙述者等极端叙述形式及其艺术效果。结论部分概括总结了本论文的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采用布莱恩·理查森的反常规叙述理论对小说三部曲进行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贝克特的小说形式实验,也为进一步研究荒诞派小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材料化学》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方式,以“材料、材料与化学、材料化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讲解材料发展中的化学,引入材料科学与化学的区别与联系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赵小穗日前表示,今年广州要着力扩大内需,将在番禺、南沙、萝岗建大型现代购物中心,同时有6家购物中心将建成。据悉,今年广州还将迎来新一轮
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专业性,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又是一种"偏柔性"的法律监督方式,监督难度、监督复杂性、监督阻力普遍较大,牵涉利益广泛,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