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对不同透析膜吸附血清蛋白的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透析膜是决定透析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对透析膜表面吸附的蛋白的研究,以便于理解透析膜表面发生的生化反应,并且为透析膜的改良提供基础。方法:选我院连续两次透析分别应用金宝低通Polyflux14L(PAES/PVP/PA)透析器及费森尤斯低通Fx8(PS/PVP)透析器患者2名作为材料差异组;连续两次透析分别应用金宝高通Polyflux140H透析器及金宝低通Polyflux14L透析器患者2名作为通量差异组。用离子液体(C12Im-Cl,氯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处理入选患者使用的透析器(N=8),以洗脱透析膜上吸附的蛋白,蛋白酶解并化学标记后混合;取患者透析前、后血液,分离血清标本并酶解血清蛋白,化学标记后混合。应用LC-MS/MS的方法对血清蛋白及透析膜洗脱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对蛋白质的分子量(MW)、等电点(p I)等分子信息和蛋白质功能进行对比或分析。结果:1.不同透析膜对蛋白的吸附规律不同,在吸附蛋白量方面,材料差异组:与PAES/PVP/PA合成膜相比,PS/PVP合成膜上有45种表达量升高,253种降低;通量差异组:与高通量透析膜相比,低通量透析膜上有284种表达量升高,174种表达量降低。在吸附蛋白的p I及MW分布方面,PAES/PVP/PA与PS/PVP合成膜在吸附蛋白的p I及MW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通量透析膜对MW<40k Da,p I>7.5的蛋白吸附比例高(p I:46%vs.29%,c2=11.293,P=0.001,MW:71%vs.57%,c2=8.133,P=0.004),低通量透析膜对MW 40k Da~100k Da,p I5.5~7.5的蛋白吸附比例高(p I:41%vs.30%,c2=4.906,P=0.027,MW:33%vs.22%,c2=5.978,P=0.014)。2.透析膜表面差异蛋白不同。材料差异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1,半乳糖凝集素1,特异性表达于PAES/PVP/PS合成膜上;热休克蛋白70特异性表达于PS/PVP合成膜上。通量差异组,β2微球蛋白特异性表达于高通量透析膜上。结论:不同透析膜吸附蛋白质的量、p I、MW不同;蛋白质功能分析提示膜表面差异蛋白与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
其他文献
1 概念图学习特点分析rn高中物理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在极强的理论支持下,显得该门学科更加深奥难懂. 而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用概念图进行讲学,可以打破
教学方法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手段,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阅读的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应用已开始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各地的计算机教育正蓬勃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评估虽取得进展,但并未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其评估应包括三个维度:个体与社会控制状况、犯罪行为和司法处遇.现有文献已证实的
此诗题为“游山西村”,开篇即写村农丰收的喜悦与热情好客,并未见“游”,颔联才写到“游”“村”,颈联却又转而描写乡土风俗的淳朴,乍看似乎思路紊乱、颠三倒四,然而细审颔联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
为更有效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基于犯罪链条视角以证据的类型、表现形式、关联途径为重点开展深入研究.构建由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组成的罪名体系,依托“中国裁决文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成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
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个人独特的教学个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个人魅力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实施教学个性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个性,并且在
小学语文教师所面对的授课群体是小学生.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个人对于事物的总结能力不强. 因此,教师直接和学生沟通来了解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而教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