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力迅猛发展的21世纪,体育教学要求实现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的健身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教育是现实的,又是未来的事业。未来社会的竞争,不仅仅是智力的较量,也是体魄上的竞争,高校体育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体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成功衔接,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掌握一定的体育原理之外,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有决定性的意义,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动能力,形成自觉的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体育和自身关系,坚持不懈地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把体育融入自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抓得好坏,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的开展,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影响形成体育意识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吉林大学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初步得出结论:1、通过R型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吉林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影响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七大主因子。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强身健体、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审美情趣、社会环境、兴趣习惯、物理条件。2、大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及影响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在不同的七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对其它六个方面的认识也有认识,但程度不是很深刻。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一般,参与意识不是很高,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3、当前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处于一种认识上的不足,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4、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整体观念不强,很少考虑如何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机能来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5、男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都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这两个方面都好于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