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早期的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学习与探索的过程。无论是研究生入学招生和培养方式,还是研究生学位制度,都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本文尝试就这些转变过程进行史实分析及原因探讨,笔者认为: 第一、研究生的入学招生制度:从无到有,向专业化与严格化发展。在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初创时期,实行的是无入学考试的招生方式,其后,研究生招生逐步过渡为以统一考试为录取标准。报考资格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清末时期,任何人均可申请为通儒院学生;民国时期,大学或相当学历是研究生报名之基本条件。 第二、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从早期的纯研究型个人培养方式转变为中后期的课程型集体培养方式。1934年是研究生培养方式在政府法规法令上的转折点,1945年则完成了大学中实际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统一。留学教育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三、研究生的学位制度:从最初的学位即官职形式,到民国初期现代学位制的引入,再发展到学位立法的阶段。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的正规化和法制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