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是以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作为药物筛选的靶点,通过建立高表达β1,-AR/CMC模型,并与UPLC/MS进行联用,筛选、鉴定出独活中作用于β1-AR的活性成分;通过测定活性化合物对cAMP及PKA的抑制作用,筛选高选择性β1-AR抑制剂,并考察其抗细胞凋亡的作用。课题所建立的分析方法,为快速有效筛选中药作用于β1-AR的活性成分开辟新途径,对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首先,本课题采用免疫印迹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β1-AR表达;其次,将细胞膜结合到硅胶表面,制备高表达的β1-AR细胞膜固定相,考察固定相色谱特性及稳定性,建立细胞膜色谱(CMC)模型;再次,建立β1AR/CMC-Offline-UPLC/MS分析方法,考察色谱系统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并筛选、鉴定独活中作用于β1-AR的活性成分;最后,测定了独活中活性化合物对β1-AR的相关下游信号因子cAMP及PKA表达水平的影响,考察活性化合物对β1-AR的抑制作用,从而筛选高选择性的β1-AR抑制剂,同时,检测其抗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本文成功构建β1-AR/pEGFP-N1哺乳动物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至CHO-S细胞,经G418筛选和流式细胞仪分选后获得的β1-AR/CHO-S细胞具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且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层扫描可见,β1-AR蛋白表达定位在细胞膜上;转染的β1-AR/CHO-S细胞能得到80KD左右的融合蛋白带,分子量大小与目的蛋白一致;同时流式细胞法检测结果显示,经多次筛选得到的β1-AR/CHO-S细胞,其阳性率为96.31%±8.7%。采用高表达β1-AR/CHO-S细胞制备CMC柱的固定相,建立β1AR/CMC-Offline-UPLC/MS分析方法。采用美托洛尔和异丙肾上腺素作为阳性对照考察β1-AR/CMC色谱特性,结果表明药物分子与膜蛋白β1-AR的能够相互作用,具有生物亲合色谱特性,并且经流动相的冲刷,用本文方法制备的β1-AR/CMSP上的细胞膜仍能均匀分布,不易流失。采用尼群地平(NT)和美托洛尔(METO)的混合标准溶液考察β1AR/CMC-Offline-UPLC/MS方法的识别、分离和鉴定能力,在β1AR/CMC模型上与细胞膜受体相互作用的组分可以选择性地保留下来,而无作用的杂质成分则被直接排出色谱柱,相应保留组分的结构可以由UPLC/MS进行鉴定。本文采用p,AR/CMC-Offline-UPLC/MS分析方法筛选中药独活提取物中作用于β1-AR的活性成分,经鉴定,保留的主要组分通过UPLC/MS鉴定为异欧前胡素。竞争实验结果表明,异欧前胡素与美托洛尔竞争结合细胞膜受体,说明其在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有部分重叠。体外药理实验证明,与对照组相比,异欧前胡素和美托洛尔对cAMP及PKA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并能抑制由ISO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我们建立了β1AR/CMC-Offline-UPLC/MS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筛选中药等复杂体系中作用于p1-AR的活性成分。β1-AR/CMC模型能够提高靶向受体药物筛选的有效性和特异性,为有效筛选中药作用于β1-AR的活性成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对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