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针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别使用浅刺针法或口服西药西比灵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浅刺针法在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优势,以期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浅刺针法组)和对照组(口服西医药组)。治疗组通过浅刺针法进行治疗,主要取穴:太溪(双)、太冲(双)、颞三针(患侧)。对照组予口服药物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伴随症状的评估,用于评价偏头痛的严重程度情况。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受试者偏头痛的疼痛指数均有显著下降,且浅刺针法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口服西药组。2、《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相关指标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受试者偏头痛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下降、伴随症状明显减少。进一步分析显示,治疗后,两组受试者在偏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浅刺针法组的疼痛程度和总分评分显著低于口服西药组(P<0.05)。3、临床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浅刺针法组临床治愈率13.33%,显效率30.00%,有效率46.67%,无效率10.00%,总有效率90.00%;口服西药组临床治愈率6.67%,显效率13.33%,有效率56.67%,无效率23.33%,总有效率76.67%。两组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浅刺针法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口服西药组。结论:以浅刺针法为主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太西高纯无烟煤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处理技术及氧化还原方法制备多层石墨烯.研究表明,在太西无烟煤中添加少量硫酸镍、氧化铁及硼酸作为催化剂,通过一定的高温热处理过程
职业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从做中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经验的根本途径。项目教学正是适应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需
随着信息技术(IT)的迅速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信息系统架构变得日趋复杂,传统的内部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分别从传统内审部门的组织架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实验是培养高素质医学
在间歇式高压釜中对神东煤惰质组富集物进行了450 C等温加氢液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富惰质组的反应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求出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4
采用自主开发的低温萃取系统对盛隆煤焦油中的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进行了萃取分离.对投料方式进行了比较优化,分析讨论了溶剂配比对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萃取率的影响,探讨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