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少年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肌肉力量的发展是自然生长发育和运动训练共同影响的结果。普通儿童少年的肌肉力量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而不同运动项目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发展特征的变化却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对苏州市体校143名儿童少年运动员基础力量的常规测试和10名10岁运动员的等速肌力测试,结合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年龄、性别,以及形态、专项训练特点等进行分析,确定苏州市儿童少年运动员肌肉力量的一般规律。一方面能丰富和完善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和选材的理论,另一方面能直接为苏州市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力量测试与评价提供科学基础。结果显示:(1)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指标中握力、背力、腿力、立定跳远成绩均表现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的年龄特征,而屈臂悬垂时间、一分钟俯卧撑次数、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了一定的波动。(2)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指标中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一分钟俯卧撑次数在儿童组个别年龄段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少年组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握力、腿力在16-17岁年龄组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屈臂悬垂时间和背力在青春期开始后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3)儿童少年运动员的等速肌力指标中男、女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PT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伸肌大于屈肌。男运动员肘关节屈肌PT右侧大于左侧,伸肌大于屈肌,女运动员左右侧肘关节屈伸肌PT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屈肌大于伸肌。男、女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MP左右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左侧伸肌大于屈肌,女运动员左、右侧伸肌大于屈肌。男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MP左侧小于右侧,伸肌大于屈肌,女运动员左右侧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F/E分别为0.63、0.5和0.48、0.53,男、女运动员肘关节左右侧屈伸肌F/E分别为0.8、0.69和1.1、1.1。(4)儿童少年运动员形态指标与部分肌肉力量指标相关,儿童少年运动员的等速肌力指标与部分基础力量指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