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社会格局的发展多变、技术智慧产业的革新升级、市场消费需求的个性差别,给各领域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挑战与威胁。如今,仅仅依靠单一的资源链和产业发展模式,很难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追求的效益,同时阻碍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多元发展。在充分认识到复合型产业价值链和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协同共赢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国航空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互融共通,协同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区域经济旅游合作一体化、通关便利化、产品需求个性多样化,加快了旅游与机场航线网络的联系。航空作为旅游者首选的出行方式,因便捷、安全、舒适、经济和不受地形限制等一系列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出行保障,在提升城市旅游景区间通达性与可进入性的同时还能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高端旅游和私人定制专属旅游的兴起,增加了航空客源市场结构,提升了航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旅游配合航空,航空支撑旅游,双重力多管齐下,拉伸产业融合跨度,拓宽合作领域,航空借助旅游的产业优势,不断拓宽和延伸空间航线网络,连通国家、地区,赢得了稳定的客源以支持自身的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大;旅游利用航空,创新产业业态、促进资源优化、设计航旅产品,增加产业综合效益。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航空与旅游的融合为市场带来了巨大了的发展前景,带动产业价值近20%的增加和提供30%的就业工作机会,航空与旅游相互影响的作用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航空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能整合资源,催生产业发展一体化,还能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紧密衔接航空业与旅游业,共享资源和政策体制,融合发展目标,建立专门的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和领导工作部门,形成协同发展管理机制,打造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创造新的产业增长极。在此发展机遇和背景下,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叙述了文章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做了研究与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云南现有的13个主干线机场为出发点,以航空与旅游两大新兴性、潜力性支柱产业发展入手,配合航空业与旅游业各自的发展和长远综合效益的目标,在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间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提出云南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政府、机场集团、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供应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