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臭气体污染生活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突出,有效净化恶臭气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恶臭气体中污染物组分复杂,单一的净化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针对高浓度、多组分的恶臭气体,结合现有恶臭废气处理技术,开发出高效、经济以及环境友好的新型净化技术已成为目前大气污染防治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针对典型场所常见的氨气(NH3)、硫化氢(H2S)、乙硫醇(C2H5SH)等恶臭气体,以光催化氧化反应为预处理工艺,制备光催化材料,进行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紫外功率对去除率影响的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并初步探究了反应机理;以生物滴滤为后续工艺,驯化筛选高效降解菌进行了生物滴滤塔挂膜启动,进行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pH、气液比以及饥饿期恢复后对去除率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光催化氧化耦合生物滴滤净化恶臭气体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光催化氧化工艺净化恶臭气体试验研究、生物滴滤工艺恶臭气体试验研究以及光催化氧化耦合生物滴滤净化恶臭气体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工艺条件下,选用185-254nm双波长紫外灯为光源,自制Fe3+/Ti02催化剂对恶臭气体的净化效果优于标准商用TiO2催化剂,当NH3进气浓度为208-584 mg/m3、H2S 进气浓度为 196-578 mg/m3、C2H5SH 进气浓度为 5.2-40.1 mg/m3 时,恶臭去除率随进气浓度提高而降低,恶臭气体停留时间为0.8s-2.4s时,恶臭去除率随停留时间延长而提高,紫外灯管功率为240w-960w时,恶臭去除率随紫外灯功率增加而提高,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恶臭气体光催化中间产物,主要为二甲基二硫、二甲基砜、二甲基亚砜、甲基磺酸等;生物滴滤工艺条件下,采用添加葡萄糖为共代谢基质,气液相联合挂膜方法,生物滴滤塔的动态挂膜时间为16d,在稳定运行阶段,恶臭气体进气浓度、停留时间及气液比对恶臭去除效率影响显著,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参数为NH3进气浓度77.93~271.57mg/m3,H2S 进气浓度 114.64~423.76mg/m3,C2H5SH 进气浓度 63.7~313.42mg/m3,停留时间5s,气液比277.8:1,喷淋液pH 6.5~7.5,生物滴滤具有较好的恢复性能,可以应对间歇运行;光催化氧化耦合生物滴滤工艺条件下,重新挂膜启动后的生物滴滤塔比单独生物滴滤塔工艺挂膜启动天数缩短了三分之一,仅需11天。试验期间,耦合工艺对NH3、H2S、C2H5SH去除率分别为95%、97%和87%,在光催化和生物滴滤停留时间分别为2s和2.4s的最佳运行参数条件下,当NH3、H2S、C2H5SH进气浓度分别高达570mg/m3、568 mg/m3和16.5 mg/m3时,耦合工艺的去除率仍能达到96.6%,97.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