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体系”)于2015年2月正式开始测试性运行,原保监会相应发布了 17项监管规则文件,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进入转型前的过渡阶段,并在2016年1月正式进入全面实行阶段。我国偿二代监管体系建立风险导向模式,设立定量资本要求、定性资本要求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旨在改善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资产的风险问题不再是一个模糊概念,而是根据偿二代体系的监管规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体系”)于2015年2月正式开始测试性运行,原保监会相应发布了 17项监管规则文件,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进入转型前的过渡阶段,并在2016年1月正式进入全面实行阶段。我国偿二代监管体系建立风险导向模式,设立定量资本要求、定性资本要求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旨在改善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资产的风险问题不再是一个模糊概念,而是根据偿二代体系的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保险资产的实际资本。通过度量实际资本、各类风险下的最低资本以及风险综合评价等方法,偿二代体系将各类风险与各项资产一一对应,将保险资产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偿二代体系下我国保险资产如何进行最优化配置的问题。首先,本文参考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和学术成果,以确定文章的研究思路和采用的实证模型。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保险资产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紧接着,本文基于马科维茨模型,根据偿二代体系的监管规则和原保监会的其他规定制定模型约束条件,以构建满足偿二代体系要求的资产配置最优化模型,并通过搜集处理相关的参数和数据,借助MATLAB软件得到保险资产的最优化配置。根据马科维茨模型得出的结果,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VaR模型分析最优化保险资产配置与当前我国保险资产配置的风险问题。研究表明,一方面较当前保险资产配置,最优化保险资产配置中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下降,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比例上升,适度进行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股权投资和境外权益投资;另一方面较当前保险资产配置,最优化资产配置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贡献率较高,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资产组合的风险。最后,根据前文研究和实证结果分析,本文从优化保险资产配置、提高保险资产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偿二代体系建设和优化投资环境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宫颈癌是导致全球女性死亡率高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其中宫颈鳞癌占比最多,但近几年研究发现,宫颈腺癌患者逐渐增多,且年轻患者居多。相对于宫颈鳞癌,宫颈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化疗在宫颈腺癌治疗中尤为重要。而化疗耐药又是宫颈腺癌治疗的一大阻碍,成为影响其疗效、疾病复发及威胁患者存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课题主要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KYNU蛋白和P-gp蛋白
射频加热是3 kHz-300 MHz且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新型加热技术,由于能够快速提升被加热材料的整体温度、具有较大穿透深度、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满足现代化卫生安全的生产需求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可以研判工作发展方向,掌握高效工作方法,维持国家政策的正常执行,以保持国家政策科学决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建局以来,Y海事局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研究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提高档案服务海事中心工作的能力。本文以Y海事
每个细胞的染色质DNA只有一部分表现出生物学活性,其染色质结构疏松,基因组DNA呈松散状态,该区域能够与转录元件结合,是染色质中基因表达活跃的部分,人们称之为染色质开放区
分式化是交换代数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出现促进了交换代数的发展和繁荣。随着交换代数和同调代数研究的不断深入,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数学家Auslander和Bridger最早提出了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基因座鉴定和定位,并将其应用于聚合育种中,对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水稻饭粒延伸性(Cooked Rice Elongation,CRE)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色艳丽,形状独特,花期长,是极好的造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参考基因是一类在植物所有组织中都能够表达的基因,其通常被用作内参基因,
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决定。有效分蘖直接决定穗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水稻分蘖数由1类植物小RNA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称“蓝耳病”,是当前对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传染病之一(Neumann,2005),1995年我国首次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易出现发热、霉变及病虫害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研制了一款便携式储粮生物危害检测仪。该检测仪可以对粮仓某一待测点的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随时随地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参数进行分析,智能判断当前粮食所处危害等级并给出相应处理方法。该检测仪还可以实现粮仓中高水分区快速筛查的功能,对安全储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便携式储粮生物危害检测仪的检测参数选择和判断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