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C的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盲人数量逐渐增加。为了使盲人能够重现光明,研究者们提出在盲人眼睛植入微电极。利用电脉冲刺激使盲人产生光幻视获取外界信息,这种装置即视觉假体。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主要负责获取外界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处理和编码,形成符合视觉功能的有效信息。最后经过信号调制,通过无线装置传输到盲人体内的刺激器。  现有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平台多采用基于DSP的嵌入式以及计算机平台。由于计算机平台功耗高、体积大而基于DSP嵌入式平台性能的限制,使得这两种平台不能很好的满足视觉假体的功能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oC的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32位的LEON3开源处理器,并集成符合AMBA2.0总线标准接口的IP核,能够高速实时地完成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的功能需求。  首先本文介绍了LEON3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AMBA2.0总线协议,并在GRLIB系统开发平台上搭建了SoC系统,挂载了设计的相关IP核。其次详细介绍了基于AMBA总线标准的图像编码IP核、数据调制IP核以及图像采集预处理IP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最后将系统移植到FPGA开发板上,使用系统调试软件GRMON对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联合调试。验证了各个IP核的功能,调试验证结果符合设计预期。  
其他文献
随着细胞图像处理在临床医疗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细胞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同构多核处理器在处理细胞图像时运算速度提升受限,因此研究含有不同加速指令的异构多核处理器对细胞图像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核处理器及细胞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细胞图像处理的异构多核处理器。该处理器共有八个内核,每个内核均是两级流水处理器,第0个内核前设置输入缓冲作为细胞图像的缓存,八个内核通过交叉开关
学位
桑树是多年生的重要经济作物,属桑科桑属,是家蚕的唯一饲料。桑树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但是,与其它植物相比我们在桑树功能基因研究等方面
由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5)引起的桑青枯病是我国一种毁灭性的作物病害。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早期诊断、尽早防控是控制该病害爆发流行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