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 观察去卵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代谢指标、骨形态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益肾健脾灸法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结合细胞实验,观察益肾健脾灸法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率、Itgβ1、FAK及RAS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其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 二、方法: 1.益肾健脾灸法对去势大鼠骨代谢指标及骨形态的影响 (1)模型的建立及分组干预:取3月龄雌性SD大鼠,采用卵巢切除术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3个月后,将造模组大鼠60只,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雌二醇组、益肾灸法组、健脾灸法组、益肾健脾灸法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不给任何药物与治疗;雌二醇组大鼠以苯甲酸雌二醇后肢肌肉注射;益肾灸法组大鼠取肾俞(双)、关元穴施灸,健脾灸法组大鼠取脾俞(双)穴施灸,益肾健脾灸法组大鼠取肾俞(双)、关元、脾俞(双)穴施灸,每次每穴灸3壮,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再行下一疗程,共艾灸3个疗程,持续30天。 (2)标本处理: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24小时,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待查。取大鼠右侧胫骨,脱钙处理,常温保存;取左侧胫骨、腰椎,-80℃冰箱保存待查。 (3)指标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E2、BALP、BGP、PICP、PINP骨代谢指标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采用双能骨密度仪检测BMD;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压缩试验检测生物力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Itgβ1、FAK及RAS mRNA的表达。 2.益肾健脾灸法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 (1)灸法血清的制备:取3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益肾健脾灸法组与空白对照组。益肾健脾灸法组大鼠取肾俞(双)、关元、脾俞(双)穴施灸,每次每穴灸3壮,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再行下一疗程,共艾灸3个疗程,持续30天;空白对照组组大鼠除不作针灸治疗外,余处理同益肾健脾灸法组。于最后一次针灸后1h腹主动脉无菌取血,凝固后离心取血清备用。 (2)细胞培养:将MC3T3-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含10%FBS、DMEM),血清对照组(含10%空白血清、DMEM)与益肾健脾灸法血清组(含10%益肾健脾灸法血清、DMEM)三组进行培养。 (3)指标检测:细胞培养结束后,用MTT法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中Itgβ1、FAK及RAS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aternBlot)检测Itgβ1、FAK及RAS蛋白的表达。 三、结果: 1.模型组大鼠骨小梁稀疏、结构松散,骨密度降低,骨最大负荷、最大应力均下降,血清E2含量降低,BALP、BGP、PICP、PINP含量增加,骨组织Itgβ1、FAK及RAS mRNA表达显著升高。益肾健脾灸法组大鼠骨小梁规则、密集,骨密度升高,骨最大负荷、最大应力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血清E2含量升高,BALP、BGP、PICP、PINP含量降低,骨组织Itgβ1、FAK及RAS mRNA表达降低。 2.益肾健脾灸法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也可促进MC3T3-E1细胞Itgβ1、FAK及RAS mRNA及蛋白的表达。 四、结论: 1.益肾健脾灸法能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改善骨组织形态变化,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2.益肾健脾灸法可通过上调Itgβ1、FAK及RAS的表达,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