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是我国特有的蜡梅科(Caly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根和叶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梯度萃取法,对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萃取分离,得到山蜡梅叶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以及水溶性部分。采用改良的Ellman法检测了这四个组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发现这4个组份均表现出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且抑制活性呈现较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相对最高,其IC50为13.27 mg/m L。为进一步阐明山蜡梅叶的化学组成成分,本研究采用GC-MS法分析了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鉴定了47种化合物,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酯类和萜类化合物。针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对山蜡梅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多种植物化学分离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β-谷甾醇(化合物1,β-sitosterol);7-羟基-6,8-二甲氧基苯并吡喃-2-酮(化合物2,isofraxidin);豆甾醇(化合物3,stigmasterol);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化合物5,scopoletin);槲皮素(化合物6,quercetin);山柰酚(化合物7,kaempferol);d-夏蜡梅碱(化合物8,d-Calycanthine);小檗碱(化合物10,Berberine)。经改良的Ellman法检测,发现化合物8和10具有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24.39μM、9.84μM。本研究首次对山蜡梅叶中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离纯化和活性检测研究,丰富了药用植物山蜡梅的研究资料,也为寻找植物来源的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山蜡梅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