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蜡梅叶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是我国特有的蜡梅科(Caly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根和叶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梯度萃取法,对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萃取分离,得到山蜡梅叶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以及水溶性部分。采用改良的Ellman法检测了这四个组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发现这4个组份均表现出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且抑制活性呈现较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相对最高,其IC50为13.27 mg/m L。为进一步阐明山蜡梅叶的化学组成成分,本研究采用GC-MS法分析了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鉴定了47种化合物,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酯类和萜类化合物。针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对山蜡梅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多种植物化学分离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β-谷甾醇(化合物1,β-sitosterol);7-羟基-6,8-二甲氧基苯并吡喃-2-酮(化合物2,isofraxidin);豆甾醇(化合物3,stigmasterol);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化合物5,scopoletin);槲皮素(化合物6,quercetin);山柰酚(化合物7,kaempferol);d-夏蜡梅碱(化合物8,d-Calycanthine);小檗碱(化合物10,Berberine)。经改良的Ellman法检测,发现化合物8和10具有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24.39μM、9.84μM。本研究首次对山蜡梅叶中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离纯化和活性检测研究,丰富了药用植物山蜡梅的研究资料,也为寻找植物来源的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山蜡梅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手机等移动终端具有语音消息、位置服务、移动支付等区别于个人电脑的新特性,成为用户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百度知道、搜狗问问等诞生于个人电脑端的传统问答系统,没有
传统图形元素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图形元素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价值,体现在视觉传达上的价值、视觉符号上的价值、文化哲理上的价值。
近年来,萤火虫荧光素酶催化的生物发光反应被广泛的应用到ATP检测、细菌数目检测、环境监测和其他生物学研究之中。通过对中华黄萤荧光素酶的性质研究,发现其分子量为6 400左
数据新闻被认为是新闻业发展未来。文章从数据新闻的传播形式、创作主体、内容选题、数据来源等方面探究其传播现状,并从注重受众需求,提高服务意识;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深化
简叙舰船设备抗冲击设计方法中动力学设计分析方法(DDAM),并提出了应用Ansys软件进行DDAM抗冲击的计算分析流程。结合GJB1060.1-91中的要求,采用该方法对海上浮动核电站上压
记录了《新建筑》特约编辑对刘加平院士的访谈。刘加平院士讲述了自己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历程、研究方法,以及对未来绿色建筑发展方向的展望。访谈介绍了刘加平院士在对建
首届中国五台山国际茶会新闻发布稿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代表山西省忻州地区茶文化研究学会在这里正式宣布:首届中国五台山国际茶会定于1997年8月26日至31日在佛教五台山隆重召开。众所
<正> 我院采用协定处方《锦琥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4例,取得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34例病人中,20~30岁19例,30~40岁14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7岁。已婚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