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氯钠化焙烧钒冶炼工艺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W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炼钒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钒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国家对炼钒企业的标准变得更为严格,对炼钒企业的设备与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氯提钒工艺是一种低污染低能耗的提钒工艺。本工艺的主要流程是“矿石粉碎成球焙烧—逆流浸出—树脂解吸—高浓度含钒水沉钒—脱氮煅烧成粉状五氧化二钒”。本文针对整个新工艺过程中的钒、氨氮、以及多种重金属污染物质进行物料衡算,更为直观的表现了各类物质在提钒工艺中的流向和损耗,这将对整个炼钒行业的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提钒工艺的焙烧,水浸,离子交换,沉钒等阶段中的各类污染物质进行测定,实验测定结果与物料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较为吻合,说明物料衡算图表直观有效,能够对整个炼钒行业的工艺研究提供依据。(2)为了更直观有效的表现出课题所研究的无氯提钒工艺,本章节对提钒工艺中的各个过程和钒、氯、氨氮、砷、铅等几种重要指标进行物料衡算。实验结果表明:浸出阶段中矿球通过浸取变成矿渣,里面的各类物质明显减少,而浸取出水中的C1-、NH3-N以及重金属含量则大量增加。钒的浸出率更是达到了71%,工艺中的氯主要来自于循环进水和矿球;离子交换阶段,出水中钒的含量很高,其他物质相对较少,而离子交换水和循环出水中除了钒之外,其他的物质含量都要高于出水,说明钒被选择性地吸附在树脂中然后通过解吸进入下一道沉钒工序中,钒的回收率可达97%,而其他物质大部分都留在循环水中进行新一轮的浸取或者作为随着离子交换水进入水处理,由于离子交换水中的氯含量只有230mg/L,大大减少了后期处理氯所带来的压力;沉钒阶段,出水中的氨氮比进水提高了许多,这里的氨氮来自于沉钒过程中添加的碳酸氢铵。(3)焙烧是提钒工艺的关键过程,试验以湘西钒矿为原料,采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对钒进行测定。重点研究焙烧时间、碳酸钠添加比、原矿粒径等工艺参数对钒矿焙烧过程中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在焙烧的前60min,钒的浸出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焙烧时间在60~90mmin时,钒的浸出率没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焙烧时间过短,钒矿球内的低价态钒氧化不够充分,在焙烧60mmin后,钒的浸出率达到70%左右;随着碳酸钠添加比的增大,钒的浸出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当添加比大于0.10后有所放缓,表明随着碳酸钠的增多,钒的浸出率也相应有所提高。随着筛目的增多(也就是粒径的减小),钒的浸出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筛目增到160目(粒径为96μm)后,上升趋势有所减缓。
其他文献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而国内目前仍处于引用国外的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来解释我国旅游发展对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商务旅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采取何种策略应对挑战,确保中国商务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今中国商务旅游工作者共同关注的新课题。文章详分析了中国
扬尘是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露天散货堆场防尘、抑尘工作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露天散货堆场的主要起尘环节,通过对比分析选用防风抑尘网技术控制扬尘,并对其在工程实际中的
针对模式分类中的特征选择问题,分别依据ReliefF算法、类间可分性及特征相关性等多个评价准则对待约简特征进行评价与排序,基于排序融合方法实现对多个特征选择评价准则的综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医院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于一个阶段内收治的5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及治
针对专利文献翻译中的复杂并列结构的处理,提出了一种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方法——拆分合并法。它弥补了统计翻译系统在复杂结构方面的劣势,同时保留统计翻译在经验句式、人力成
孕妇,26岁,孕1产0。孕23周来我科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大体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肾脏横切面显示双侧肾脏大小正常,肾围与腹围比值均约0.27(图1A),冠状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两条肾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全国各省市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东北地区的振兴脚步紧随其后,使得这一享誉中外的富饶土地重焕生机,引起了外国友人的兴趣。2017年10月,本文作者
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使会计信息的生成模式与传递模式发生了质的变革,同时也使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