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建立医院临床科室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成本效益评价方法,为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对象 评价指标调查:对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0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专家由从事实践工作的医务部主任、经管科主任、临床科室主任和医教助理员组成,以此来考察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实际成本调查:以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医院的临床科室为调查对象,调用2004年度和2005上半年度医院临床科室的财物报表、库房帐目、医疗统计报表、经济管理报表以及各临床科室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物质和劳务消耗情况的有关资料。同时,从3所医院相同的科室中,选取内科(消化呼吸科、心血管科)外科(普通外科、骨科)以及血液肿瘤科为重点调查对象。方法采用Delphi法初步确定临床科室成本效益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7项;用线性回归分析了7类成本对总收入的影响和12类费用对总成本的影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计算临床科室的效率值和松弛量,实现临床科室的目标分析和规模效益分析;采用Topsis法对临床科室的效益进行排序与分档。 结果 1 第一轮调查 第一轮专家咨询发出问卷60份,回收问卷和有效问卷均48份,回收率和有效问卷率均为80%。两项一级指标的均值分别是42.25和57.75,17项二级指标的均值在5.58-22.06范围内,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在33.42-57.73%范围,第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