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淋巴结细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一种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疑似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因其具有微创,反复检查容易,术后并发症轻微等优点,以及有着与纵膈镜相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其仍不能完全替代纵膈镜,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EBUS-TBNA对于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及进一步分析其最佳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经胸部CT平扫+增强和/或PET-CT检查后,临床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肺癌伴肺门、纵膈内淋巴结肿大,其长径>1cm的患者373例,并行标准化经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淋巴结细针吸活检术(EBUS-TBNA)获取目标淋巴结细胞或组织后送检病理检查,对其病理结果为阴性患者进一步行纵膈镜或胸腔镜等手术以明确病理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分析其用于诊断原发性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最佳应用范围。结果:共有373例患者接受了标准化EBUS-TBNA检查,获得了来自不同部位的401个淋巴结样本。病理检查结果明确为肺源性恶性淋巴结共354个,剩余47个淋巴结经进一步手术明确后共15个最终明确为肺源性恶性肿瘤。其中,缘于右侧肺叶转移而来的淋巴结较常见,第7组和第4R组转移性淋巴结数超过总数的50%。EBUS-TBNA对于长径>1cm的肺门、纵膈内淋巴结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4%、100%、96.24%、100%和66.67%,进行亚组分析后,EBUS-TBNA对于纵膈组淋巴结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肺门组淋巴结,阴性预测率高于肺门组淋巴结,EBUS-TBNA对于SCLC组淋巴结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NSCLC组。所有接受检查患者均耐受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于NSCLC患者而言,造成其假阴性的相关因素为CEA、CYFRA21-1以及淋巴结大小,其中,淋巴结大小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EBUS-TBNA是一项安全、有效、便捷的微创诊断技术,对于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伴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准确性。2.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位于纵膈组的淋巴结而言,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有望取代纵膈镜成为原发性肺癌患者伴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金标准。3.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EBUS-TBNA并不能取代纵膈镜,其假阴性比例明显升高,造成其假阴性的相关因素为CEA、CYFRA21-1以及淋巴结大小,其中,淋巴结大小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建议淋巴结小于1.95cm的患者即使EBUS-TBNA病理检查阴性,仍需再次活检或直接行纵膈镜、胸腔镜等手术以明确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