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头20年,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过去30年,我国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保障制度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面对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多样化的挑战,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影响并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分析了对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认识。社会保障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正相关的关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充分地发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这就需要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在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明确了本文和谐社会的研究视角,接着结合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及功能特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第二部分,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论部分,首先,分别阐述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保障涵义及其社会功能,这为本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作了基础性的理论铺垫;其次,从八个方面论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第三部分,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问题,为下一部分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做铺垫。第四部分,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上一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第五部分,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概括总结,强调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共享发展成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尽快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