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6年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时俱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从不大规范到日趋完善,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开展宣传等重要作用。一方面,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内涵、性质和意义等基本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一步走向完善和规范提供了很好的认知环境;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人通过学习和培训,对自身所承担的角色、功能、职责和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技巧等等问题和素质的体悟自觉,也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而面对跨入新千年和新世纪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这项重大新闻政策,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们国家建立和推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当下有无必要?设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根据、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府新闻发布机制的性质是什么?可以分为哪些种类?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应该包含哪些基本点?为什么要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监督和问责制度?怎样完善?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学理上阐述和审思设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性质和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监督和问责等等理论范畴,勾勒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和发展的现实概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新时期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作提供理论支持。 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