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治疗肝癌的抗癌作用并且初步探讨其抗肝癌的作用机理。 方法 取人肝癌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模型28只,随机分为99-克星治疗组14只,无水乙醇与生理盐水治疗组各7只。全部裸鼠在接种10d后每隔5d向肿瘤内注入治疗药物共4次后处死,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频超声测量肿瘤的三径并计算肿瘤的生长指数[(治疗后肿瘤体积—治疗前肿瘤体积)/治疗前肿瘤体积]。治疗后将裸鼠处死取肿瘤组织行病理细胞学、组织学检查观察变性坏死程度和组织细胞反应;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FCM DNA分析DNA的异倍体与凋亡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方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抗原的表达观察肿瘤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使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来评价细胞免疫状态。并观察血清TNF—α水平与肝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所有实验均在双盲条件下进行。 结果 1.中药99克星组肿瘤生长指数(0.076±0.024)明显低于盐水组(4.654±1.283)(P<0.01),中药99克星组肿瘤生长指数虽也低于乙醇组(0.082±0.028),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 2.病理见盐水组药物影响或破坏肿瘤作用轻微(7/7);乙醇组以凝固性坏死为主(7/7);克星组则以肿胀变性坏死为主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 4/14); 3.电镜发现淋巴细胞明显攻击癌细胞现象(8/14),同时于85.7%(12/14)的瘤组织内可见典型凋亡细胞或/和凋亡小体,并见成簇状排列的胶原纤维; 4.FCM DNA分析显示盐水组的异倍体峰出现率高达57.1%,明显高于克星组的7.ly0与乙醇组的0.Ow0(月均<0 .05),而中药99克星组的凋亡峰出现率高达92.9%,明显高于乙醇组的14.3%与盐水组的0.0%(尸均<0.01); 5.中药99克星组凋亡指数高达48.98士5.09%,显著高于乙醇组的11.95士2.24%和盐水组的10.48士3.85%(尸均(0.01); 6.中药99克星组与乙醇组的Ki一67指数分别为17.49士9.43%、20.51士11.29%,均显著低于盐水组的31.98士12.98%(户均<0.05)。 7.中药99克星组血清IL一2和TNF一a水平明显高于盐水组与乙醇组(z均<0 .05); 8.血清TNF一a浓度与肝癌细胞凋亡指数间呈正相关(r=0.499,只0.05)。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99克星具有强大的破坏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疗效不亚于无水乙醇,其主要机制可能有:①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与细胞核,引起瘤细胞崩解;②提高血清细胞因子儿一2和TNF一a水平,激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③能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增殖④诱导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99一克星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无水乙醇,尤其激发机体免疫功能与炎症反应以及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在抗肿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传统中药治疗肝癌提供了一个新的给药途径与理论依据,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