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应用于临床,探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方法的选择,不同来源精子与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能力的比较等临床问题。从整体蛋白质组水平入手,筛选并建立可能参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蛋白质组,初步分析和确定蛋白质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分子机制,为揭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的安全性提供帮助。 第一部分 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方法与受精能力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技术在不育症治疗中逐渐显示出了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随着IVM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的安全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卵母细胞在体外经历长时间成熟培养,其染色体结构、调控基因均有可能发生畸变。另外,在IVM过程中,研究认为卵母细胞透明带会发生改变而硬化,从而影响受精的结局。因此临床上常规采用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对这类卵母细胞进行受精,然而ICSI的安全性问题同样受到关注。因此,两个安全性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技术(IVM和ICSI)结合在一起,其后果的不确定性更加令人担忧。目前对于IVM卵能否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进行受精一直存有争议。已经有研究认为影响IVM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结果的真正因素是体外成熟培养液而不是体外受精方法。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IVM培养液的不断优化,IVM卵的受精结果也逐渐会和体内成熟卵母细胞一致。卵母细胞体内外成熟过程中最主要的差异是成熟环境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导致卵母细胞成熟度出现差异,最终影响受精结果和胚胎发育能力。此外,已有报道通过附睾穿刺获得的精子与IVM卵母细胞经ICSI受精后获得了临床妊娠和分娩。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研究证明IVM卵母细胞能否与睾丸精子完成受精并获得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