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水河位于盘锦市大洼区,河水流向由东向西,流经田家街道、清水镇、新兴镇、赵圈河镇,汇入双台子河后入海。主要包括清水河15.4km,赵圈河16.8km,两河连接渠 2.5km。对国内外治理成功的河流进行研究分析,国外的河流有莱茵河、清溪川、泰晤士河,国内的河流有府南河、秦淮河、苏州河。其次对清水河沿岸排污口调查,排污口共有58个,在排污口附近布设14个采样点位。对河流的全年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在枯水期,河流的水质污染最严重;其次为平水期、丰水期。COD的水质污染贡献率最大,NH3-N、TP次之。外源污染主要有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源、工业污染源、水产养殖污染源,COD、NH3-N、TP的入河量分别为2243.1t/a、201.69t/a、27.48 t/a;内源污染主要有河道底泥的污染物释放,COD、NH3-N、TP的释放量分别为147.2t/a、17.33 t/a、6.28 t/a。清水河的污染原因主要有源头来水水质差;污染源复杂,污染叠加;河道底泥淤积严重等。对清水河水系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清水河适用于一维水质模型,设计流量采用单一的90%保证率月平均流量;由于北方河流在冬季的冰封特点,降解系数分为冰封期和非冰封期;清水河的目标为地表水Ⅴ类水体;控制因子为COD和NH3-N。确定计算参数,明确清水河动态水环境容量,基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水环境容量的下控制线,COD水环境容量为1126.81t/a,NH3-N水环境容量为120.19t/a。清水河主要污染物COD需削减 1263.49t/a,NH3-N 需削减 98.83t/a。根据水质现状调查以及水环境容量计算制定了水质改善方案及初步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尾水深度处理工程、底泥清淤工程、镇级污水处理厂工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水体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工程预期能够削减污染物COD、NH3-N、TP的削减量分别为1757.63t/a、184.22t/a、25.78t/a。利用MIKE HYDRO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模拟时间为72 h,时间步长为1h。对水位、水量、水质进行验证符合要求。清水河整个河道COD和NH3-N平均浓度由原来的59.54mg/L 和 3.1 7mg/L 降低到35.22mg/L 和 1.37mg/L,削减率分别达到了 40.85%和36.61%;赵圈河整个河道COD和NH3-N平均浓度由原来的60.91mg/L和3.33mg/L降低到37.41mg/L和1.48mg/L,削减率分别达到了 38.58%和39.22%。若清水河水质改善方案实施后,各个治理工程在污染物削减上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河流水质逐步改善,根据模拟分析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可以消除清水河的劣Ⅴ类水质,达到Ⅴ类水体,并力争达到Ⅳ类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