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日粮纤维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鹅日粮纤维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本试验利用酶解法、概略养分分析方法、范氏饲草分析方案对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消化代谢试验进一步评价日粮纤维的有效性。本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化设计进行消化代谢实验,选用12周龄左右健康吉林白鹅仔鹅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设计五组日粮,A组日粮为5%玉米秸秆;B组日粮为5%玉米秸秆+5%苜蓿干草;C组日粮为10%的苜蓿干草;D组日粮为10%苜蓿干草+5%玉米秸秆;E组日粮为15%的苜蓿干草,其中五组日粮的能氮比一致,酶解总纤维含量一致。通过酶解法、概略养分分析方法、范氏饲草分析方案结合消化代谢实验分析鹅日粮纤维的有效性。初步建立各组分可消化性与不同分析方法之产物的关系,以及与能量有效性和蛋白质可利用率的关系。为评价鹅日粮纤维有效性提供有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饲喂不同日粮纤维的五组鹅,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在24.03%~31.40%之间。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为22.71%~29.26%。半纤维素(HCE)消化率是41.35%~49.21%。细胞壁(CW)的消化率在67.08%~71.77%的范围内。酶解高消化纤维的范围在23.35%~29.57%。酶解木质素含量是32.98%~38.19%。酶解低消化性纤维含量是36.78%~42.78%。代谢能(ME)测定值在64.63%~71.04%之间。氮的表观沉积率为26.70%~30.79%。酶解高消化纤维与NDF消化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酶解高消化纤维与HCE的消化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酶解高消化纤维与ADF的消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酶解高消化纤维与CW的消化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酶解高消化纤维与代谢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酶解木质素含量与NDF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酶解木质素含量与ADF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酶解木质素含量与HCE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酶解木质素含量与CW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酶解木质素含量与代谢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酶解高消化纤维含量占总纤维的比值与代谢能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酶解木质素含量占总纤维的比值与代谢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木质素的含量与NDF的比值与代谢能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以上结果表明,酶解高消化纤维或酶解木质素占总纤维的比值以及木质素占NDF的比值作为鹅日粮纤维有效性的评价参数。
其他文献
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及国家政治安全。高校建构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自媒体时代信息多样化的挑战。必须加强高校各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就要讲道理,即说理,这就要讲究说理的艺术。所谓说理的艺术,就是以理服人的技能或技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同样是说理,有的人能把理说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明清鼎革之际,温台沿海地区出现纷繁复杂的局势,严格的迁界政策深刻地影响着滨海地区各类人群的生计方式与社会组织。顺治十八年(1661)的迁界令,一方面使地方经济遭受重创,另一方面
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不仅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依法治校的现实需要,还是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部分大学生法律素养缺乏主要是由家庭示范作用缺失、学
利用2009年以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资料,以2016年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b值空间扫描计算,获取震前震中及其邻区地震b值的空间图像。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呼图壁6.2级地震发生在震前显著低b值区域,该异常特征可能反映了地震孕育的应力积累过程,印证了b值的物理意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进入到工业时代,人类更是想方设法研发和制造各种机器人,在短短的一两百年历史中,也出现了两次机器革命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上个世纪期间,当时的机器已
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企业全面实施"营改增",伴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给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探讨"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从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