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的仪式——对塬坪上社“社火出庄”的口述史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针对一处偏远乡村的社火出庄——一项被当地人称为“团体走亲戚”或“耍人情”的仪式活动——所进行的实地调查文本。借助乡土居民的口述史料,本文试图还原仪式旧貌,进而阐释该仪式对于人情文化的建构和传播过程。  就社火出庄仪式的概况而言,在民间信仰的基础上,当地人将自然自发的“庄口”三三五五地组合成了社事共同体,而出庄仪式,便是社事共同体在“年”这一特定阶段,互相之间所进行的社火交流。这项仪式,遵循着来者不拒、你来我往、客气寒暄、报喜不报忧等规程,这些操作规程使社火出庄指向了人情文化这一特定的意义系统,成为一项人情的仪式。  掩藏在社火出庄仪式其形式之下的人情内涵,可追根溯源于乡土社会的走亲戚文化。走亲戚这一“土俗”中的人情表达,是热忱而又具有女性气质的。通过社火出庄,“亲戚”这一称谓被应用在本无亲戚关系的乡人之间,亲戚般的情感也得以扩散。同时,日常生活中走亲戚的人情也易呈现出“远亲近疏”的“刺猬困境”。  社火出庄对走亲戚中的人情进行了仪式化的重构和传播。在仪式中,人情被神化,并受到了“年”的特定意识形态的规训,狂欢的仪式氛围,也带给乡民愉悦的感官冲击。这可被总结为仪式对人情的“提纯”与“激化”。同时,仪式性敏感导致冲突与隔阂,它们通过更换社事领导人这一象征性的调节得以消解。从这项研究的角度考虑,乡土社会这一想象的人情共同体,正是借助于社火出庄仪式以及仪式所表征着的日常人情交往,“走”出来的。
其他文献
从“传播权力相对集中”到“传播权力去中心化”,自媒体舆论传播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形成了新的传媒生态:普通人就自身关注的议题进行比较自由的讨论、展示与交流,传播权力分
期刊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影音融合的成本大为降低,丰富了各种衍生著作的可能性,人类的创意至此得以尽情的发挥;又去除了纸本实体的限制,数字内容的传输也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制
龙信企业2003年改制,2005年成立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特级资质企业的龙信公司,积极加强多元化经营,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热电厂是以发电和共热为主的企业,常年工作量比较饱和,输煤系统粉尘浓度比较高,而锅炉运行系统噪声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
上世纪末期到本世纪初期,以城市为生存土壤,广播电视报曾红极一时。近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报已经风光不再。分析原因,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广播电视报没有顺应环境和时代
住户在二次装修中的错误作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预制多孔板上凿洞打眼,这是不行的,因为多孔板的孔与孔之间只有40mm 厚的肋,如果在多孔板上凿洞至少要破坏一个肋,若多
期刊
昔日泥瓦匠,今朝状元郎。山东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于2008年10月16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开赛,从全省17市20万人中选拔出的68名建筑业顶尖高手在瓦工、钢筋工、装饰镶贴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