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f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需求量不断提升,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利用水库供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许多水库都被列为饮用水源地。山美水库既是福建省泉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也肩负着为台湾省金门县供水的重大任务。浮游动物作为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消费者,对水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在水质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鉴于山美水库目前对于浮游动物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调查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因子,研究了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2020年以来的鱼类组合放养调控措施,提炼了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关键水环境因素,初步分析了鱼类群落调控与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同时采用生物监测与水体理化因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了山美水库水质状况,以期填补山美水库生物基础数据,为山美水库水资源调配中心在水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等工作中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保障。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调查期间,共鉴定轮虫41种、原生动物41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7种,它们在总物种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2%、40.2%、12.7%、6.9%。物种数季度变化主要表现为4月和7月高,1月和10月低的特点。优势种中1月和4月原生动物较多,7月和10月轮虫较多。8个季度浮游动物平均密度(1443.05±160.02ind./L)变化范围为418.72~3592.74 ind./L;平均生物量(1.21±0.27 mg/L)变化范围为0.19~2.34 mg/L。经过两年的鱼类组合放养调控后,浮游动物现存量在年际变化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2021年浮游动物现存量显著高于2020年。其中,从密度来看,2021年入库水域显著高于2020年入库水域,2021年四大类群分别均显著高于2020年;从生物量来看,2021年桡足类和原生动物显著高于2020年,2021年库中、库尾和库首水域枝角类显著高于2020年对应水域。研究结果表明,调整鱼类放养和捕捞措施提升了浮游动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基于此提出了通过调整鱼类群落结构改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而改善水环境的措施,可为湖泊、水库水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各季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值在不同季度、水域均在2~3范围之间;′值则在1~2之间;各季度浮游动物群落值范围为0.42~0.75,各水域范围为0.58~0.64。山美水库浮游动物三个多样性指数主要表现为7月高,10月低的特征;水域变化上,山美水库浮游动物三个多样性指数主要表现为在库首水域较低,入库和库尾水域较高的特征。2021年的三个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2020年。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 H、电导率(Cond)、透明度(SD)、总氮(TN)、氨氮(NH4+-N)和叶绿素a(Chl.a)是影响山美水库水环境格局的关键环境因子;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电导率(Cond)和水温(WT)对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的影响最大。不同水环境因子对不同类群的影响有所差异,导致原生动物在1月和4月出现率较高;轮虫在4月和7月出现率较高;枝角类和桡足类在10月出现率较高。4.基于水环境因子季度监测数据和生物调查数据,采用对应评价方法对山美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美水库水体的营养水平和污染水平均处于轻度~中度范围。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MLE)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驯化后体质健壮的鳜鱼[体重(42.35±0.07) g]540尾,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MLE1组)、5(MLE5组)和10 g/kg(MLE10组)的MLE。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试验期72 d。
期刊
使用上海市城市桥梁的历年常规检测数据,基于生存分析理论建立了桥梁使用性能衰变的概率性预测模型。同时,利用韦伯分布的可靠性函数深入描述了不同等级内桥梁各部位的性能衰变行为,研究表明:当前上海市城市桥梁在状态等级为A级和B级时持续周期相对较短;且相比于下部结构,桥梁的桥面系和上部结构的性能衰变速率更快。最后,根据2016年~2018年网级桥梁衰变预测的实际算例,对比了生存分析与回归分析、马尔科夫链的预
期刊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作为能源企业,我们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坚决扛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实际行动中。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西南石油局攻坚“百亿”气田极不平凡的一年
期刊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学习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以往的线上学习模式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测试无法实时监测、难以进行个性化评价等问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从学习环境搭建、学习任务发布、学习交流讨论、学习效果检测、学习评价与反馈五个方面重构线上学习模式,并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教学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比对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线上学习模式与以往线上学习模式的练习效果、阶段性检测结果、学生满意度
期刊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占比在逐步增加,但新能源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迫使火电机组面临更加严格的调峰调频和节能减排要求。为满足电网要求,本文研究了凝水、低加等组合控制来优化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结果表明,在汽轮机调门全开方式下的组合控制对调频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对同类型机组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期刊
用NKA树脂对癸二酸生产中排出的含低浓度乳化油(<2.0mg/L)及低浓度酚(30mg/L)废水进行脱酚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用1moL的NaOH溶液对树脂床进行脱附,在室温下,其效率大于70%。根据理论分析及实验参数,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树脂吸附酚的理论公式。
期刊
论文以低碳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减污降碳政策效应,利用双重差分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效应显著,且主要传导机制来自于降低能源消耗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尤为显著。论文研究为科学实施低碳试点政策,实现双控目
期刊
针对“数字化”管理变革在基层班组中推进的问题,国网保定供电分公司通过整合现有数字化资源,开展“2+5+N”数字化班组试点建设,初步实现了基层班组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和支撑智能化。
期刊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自然教育蓬勃发展。乡村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资源,是自然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场所。如何在保护好乡村景观资源的同时放大其自然价值,将其作为重要的科普场所促进乡村自然科普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湖南宁乡箭楼村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实践为例,梳理课程实践如何在空间格局、基础配套、线路设计、课程策划等不同角度影响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覆盖约500人次的
期刊
地理作为一门“亦文亦理”的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成为不同文理倾向的学生争相选考的科目,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其畏惧三分,学困现象十分普遍。笔者结合25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教师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破除高中自然地理学困现象,助力学生提高地理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