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问题不断得到重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性凸显。生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等生态问题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口之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保障,而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生态协同作为重要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合作机制是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京津冀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经济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延伸生态足迹概念提出虚拟碳足迹和虚拟水足迹,为京津冀生态补偿合作研究提供量化依据。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7-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功能价值结构,并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核算基于生态系统资源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量及主客体分析;以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析京津冀各地区虚拟碳足迹,明确京津冀地区间碳足迹量关系,以此为基础核算京津冀地区间碳排放的生态补偿量及主客体分析;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虚拟水足迹,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给出水资源保护责任分摊系数,综合各地区生态环保投入确定京津冀水资源生态补偿量及主客体关系。为未来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