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速度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末端充盈延迟的现象。尽管CSF患者CAG结果多提示无明显狭窄病变,但近80%的CSF患者反复出现胸痛症状,因而得到临床关注。目前CSF的诊断依赖CAG的TIMI帧数(TFC),但由于其有创且费用较高,不宜进行重复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费用低且实时、简便的优点,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速度。然而,TFC与LAD血流速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LAD血流速度参数与TFC的相关性,并得到能无创、实时地对CSF进行诊断的最佳参数,从而为临床评估CSF患者疗效及病情变化提供新的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病例组(CSF组):选择经CAG证实心外膜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狭窄<40%),且至少一支冠状动脉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c TFC)>27帧的CSF患者;对照组(Con组):选择同期经CAG证实心外膜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且3支冠状动脉血流c TFC均≤27帧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术选择桡动脉入路,采用Judkins技术行多体位造影。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采用TIMI记帧法。末帧帧数减去首帧帧数即为冠状动脉的确切帧数。超声心动图:所有患者均在冠状动脉造影后48小时内进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并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分析,评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同时对患者进行LAD中远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得到LAD中远段血流速度频谱。左心室功能超声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ap);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E和A),并计算E/A;TDI测量二尖瓣游离壁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并计算E/e’。LAD血流频谱参数:前降支峰值流速(Vmax);前降支平均流速(Vmean);前降支峰值压差(PDP);前降支平均压差(MDP);前降支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前降支频谱包络时间(Env Ti);前降支血流搏动指数(PI);前降支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1、两组左心室功能比较CSF组E/e’和GLS较Con组均明显减低(P<0.05),提示CS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2、两组LAD冠状动脉血流参数比较CSF组三支冠状动脉的TFC及平均TFC均大于对照组(P<0.05)。CSF组TTE检测LAD血流速度参数Vmax、Vmean、PDP、MDP、VTI和PI均较Con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以上提示CSF患者的LAD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减低。3、LAD血流速度参数与TFC相关性LAD血流速度参数除RI外其余参数均与TFC呈负相关(P<0.05)。提示CSF患者冠状动脉速度帧数越大,TTE所测得的血流参数越小。4、LAD血流速度参数检测CSF效能评价ROC曲线分析可得Vmax、Vmean、PDP、MDP四个参数对于CSF的检测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45,0.873,0.854)。5、亚组分析:根据CSF患者前降支校正TFC是否大于27帧分为两组。(1)LAD血流速度减低组与LAD血流速度正常组冠状动脉血流参数与LAD血流帧数相关性分析LAD减低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均优于LAD正常组患者。(2)LAD血流速度减低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参数检测CSF效能评价LAD血流速度减低组患者其TTE测得冠状动脉血流各参数的AUC(分别为:0.920,0.892,0.894,0.869)、敏感性(分别为:82.61%,71.01%,82.61%,95.65%)及特异性(分别为:83.33%,88.46%,80.77%,62.82%)均优于LAD血流速度正常组。表明应用TTE检测LAD的血流速度参数更适用于LAD血流速度减低组患者。(3)LAD血流速度正常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参数检测CSF效能评价LAD不慢组患者其TTE测得冠状动脉血流各参数的AUC(分别为:0.609,0.611,0.576,0.566)均大于50%,提示对于LAD不慢组CSF患者亦可应用LAD血流参数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但与LAD血流速度减低组相比检测效能低。结论:1.CSF患者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均减低;2.CSF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参数较对照组均减低;3.CSF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参数与冠状动脉TFC呈显著负相关;4.CSF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参数中Vmax、Vmean、PDP及MDP检测效能更高,且LAD血流速度减低,检测效能更高;5.TTE可以无创、实时、便捷检测CSF患者冠状动脉血流,为临床评价CSF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慢性冠脉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意味着至少一个冠状动脉闭塞100%,冠状动脉血流TIMI等级为0,过去3个月里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变的发生。在CTO的进展过程中触发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反应发生,MF越重,心功能越差。如果由病变冠脉支配的心肌部位已形成MF,对此冠脉进行再开通对病人没有明显帮助。所以,区分有无MF及评价M
目的:研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冠脉造影评价的侧支循环与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估的存活心肌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由冠脉造影确诊为CTO且PCI术前行心肌核素灌注+代谢扫描检查的患者。综合Werner CC分级和rentrop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CTO患者进行分组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但目前用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仍未确定。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地分析一组新的肿瘤特异性基因在胸腔积液中的甲基化状态,探讨甲基化组合(SHOX2、RASSF1A和HOXA9)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留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沈阳市胸科医院的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200例,4℃离
目的:了解辽宁省某县级市基层全科医生对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掌握和适宜技术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全科医生能力以及推广适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辽宁省某县级市基层全科医生7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本课题组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基层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理论知识测验试卷》了解该市基层全科医生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采用本课题组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基层全科医生心血
目的:心肺适能(CRF)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基于目前精准评估CRF的检查——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开展情况,并不是每位CCS患者都能及时通过CPET评估CRF。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以前,往往已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情况;且舒张功能与运动耐量之间具有一定联系。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CCS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CRF的关系。方法:将201
目的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因两个心室电激动发生时间延迟,从而心室肌接受电激动的顺序发生了改变,导致心肌电活动与机械运动之间的明显不同步现象,称为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房血栓(LAT)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NVAF患者LAT形成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评估NVAF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识别高危人群并指导抗凝治疗时机。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经食道超声(TEE)的NVAF患者386例,依据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76例)及非血栓组(310例),比较两组间临床
目的:在我国促进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市与农村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行为生活习惯、享受的医疗卫生资源等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与干预被提上日程。本研究从城乡差异视角下,研究辽宁省城乡区域心脏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流行率以及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实施一定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
目的:构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适应性免疫细胞重建的拟合方程及拟合曲线,预测和模拟适应性免疫细胞重建过程,探索其重建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对象为2018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6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和移植相关信息,选取移植后1月、3月、6月、12月、18月作为监测时间基点,进行5次测量,统计T、B细胞绝对计
目的:脂质或脂质中间体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和肾脏)中的过度积累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称为脂毒性。它通常会发生在糖尿病、肥胖和其他代谢紊乱患者中。心脏也可以受脂肪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甚至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主要原因可能是过量饱和脂肪酸(SFA)在心肌细胞中沉积。大量研究表明SFA可以在体外和在体内直接导致心肌脂毒性损伤,其机制主要包括炎症、内质网应激、自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