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和资本市场高度相关的我国证券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资本市场的发展、行业监管和治理的完善、创新业务的不断推出和试点、8家券商的相继上市等众多机遇而得到快速发展。未来依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旧向好,证券公司在业务创新、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都会有很大发展,中国证券行业仍然属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另一方面,盈利模式单一,依旧“靠天吃饭”、业绩和股价波动幅度巨大等缺陷在本次股市的暴跌中充分显现。上市券商平均市盈率从2007年最高超过900倍下跌至9月19日的仅13.47倍,远超过市场平均市盈率下跌幅度,中国股市的不完善和中国证券业这种与股市强相关、高β值的行业特点使得对券商类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一直十分困难。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时,分析师的预测往往仅能跟随或滞后于股价走势,各种估值理论和估值方法似乎都不奏效。基于对该行业的关注和上述情况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常用的估值方法和证券行业特点以及现状,对券商类上市公司价值评估进行探讨,期望能够得出在目前的资本市场情况下较为适合的券商类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由于对资本市场未来走势和券商未来业绩及现金流较难预测,因此,不适合采用绝对估值法对券商类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包括:现金流折现方法和红利折现方法等。比较而言,相对估值法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经过2008年股市的大幅调整,无论和历史比较,还是和国际市场比较,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已基本处于合理估值水平,符合采用相对估值法的假设前提。经过系统分析后,认为分部估值法和PB估值是目前我国券商类上市公司较为合理和实用的相对估值方法;现有上市券商股价已接近相对合理区间,其中,中信证券合理估值范围为16-25元,有所低估,而其他上市券商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