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部是日本战后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其创作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作品表现出对人存在处境的关注,述说自我“被抛”出共同体的环境后,走向“迷失”,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寻求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思想蕴涵。本论文选取安部小说中的自我主题为研究对象,从存在主义哲学、存在美学的视角去探讨安部小说中的自我存在问题,研究作为存在主义作家的安部如何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角度表现自我的生存状况及自我的寻求问题。绪论部分,主要略述安部的生平与创作。论文正文共分三章,围绕自我与他者间的关系展开,分别从自我与他者的平衡关系破裂、自我的生存困境及自我如何寻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引入自我、他者这对复杂的哲学命题,分析这对意义相互指涉的概念,结合萨特的观点,指出自我与他者处于张力状态,主体自我的建构离不开他者。存在主义的核心问题是“自我”,存在文学关注的是主体自我的价值、尊严。安部小说呈现出自我“被抛”后生存危机,感到孤独和焦虑,成为空洞的人和精神流浪者。这种生存状态缘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丧失以及自我感的丧失。第二章,安部用一系列具有心理内涵的意象表现自我“被抛”后的“迷失”状态,通过对安部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自我在他者世界中的境遇。安部用“沙漠”的意象寓意现代社会对个体自我的挤压,威胁。从安部的都市作品系列,我们抽象出“迷宫”的意象,反映的是物质化、商业化的都市中人的存在的无力感、虚无感。安部用“墙”的意象来表现人与世界间存在的隔阂,自我与他者的沟通被阻断,始终处于对立状态。第三章,安部深受萨特存在哲学的影响,在作品中安部用萨特“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的理念,告诉人们自我如何寻求,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通过不断地自由选择最终获得超越的体验,主体才能找回自我。安部作品的人物或选择失踪,或选择变形的图式与他者斗争,最终结果不是跟他者妥协,而是在他者中获得超越。安部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不是选择的终结,而是不断重复的选择,通过分析得出安部文学自我寻求的主旨:自我的寻求离不开他者的共在。结论部分,指出安部文学呈现出陌生荒谬的他者世界中自我的生存困境,及自我通过自由不断地选择而获得超越的体验,从而达到主体自我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