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列第三位,死亡率列第四位,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结直肠癌主要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靶向等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诊治中尚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缺乏有效的分子标记物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二是在结直肠癌中有效的化疗药物缺乏,原发及继发耐药较常见,易造成治疗失败。非编码长链RNA(LncRNA)能够直接或间接miRNA调控蛋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和凋亡等多个过程。LINC00473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相关lncRNA,能够参与肿瘤的增殖、耐药及蜕膜化等过程的调控。在胃癌和宫颈癌中发现LINC00473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但在结肠癌中LINC00473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将分析结肠癌中LINC00473的表达及作用,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初步了解LINC00473在结肠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为靶向lncRNA治疗结肠癌提供新的证据。本研究通过RT-qPCR方法对结肠癌组织样本及细胞进行检测,证实在结肠癌中LINC00473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相关。miRNA和lncRNA的相互作用是lncRNA在体内发挥功能的重要方面。本实验中结肠癌LINC00473的高表达伴随着miR-15a-5p的低表达,LINC00473能够直接与miR-15a-5p结合并抑制其表达;随后通过构建LINC00473过表达、突变及野生型质粒,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后证实:在结肠癌中LINC00473对miR-15a-5p具有调控作用,LINC00473通过miR-15a-5p发挥作用。化疗耐药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报道LINC00473的表达与耐药相关。本实验通过RT-qPCR方法检测紫杉醇耐药结肠癌细胞,结果发现LINC00473高表达,而miR-15a-5p低表达。结合siRNA干扰,应用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等方法,证实敲低LINC00473表达可通过miR-15a-5p途径减少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恢复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而在miR-15a-5p抑制剂应用后,药物的敏感性相应下降。在体内裸鼠成瘤实验中验证了细胞实验的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检测Ki-67,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凋亡、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等方法,发现在体内敲低LINC00473能够恢复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但抑制miR-15a-5p的作用后,敲低LINC00473无法逆转耐药,进一步证明了 INC00473能够通过miR-15a-5p导致紫杉醇的耐药,主要机制可能与激活BCL-2相关的抗凋亡途径,并促进多药耐药相关基因LRP和MDR1的表达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在结肠癌中LINC00473高表达,LINC00473能够直接结合并抑制miR-15a-5p的表达,参与结肠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靶向抑制LINC00473能够通过miR-15a-5p恢复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本研究证实了LINC00473作为结肠癌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也为靶向LINC00473逆转紫杉醇耐药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