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描述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查了广州市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01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一般资料问卷以及疾病治疗情况问卷分别测量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64.4%的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其睡眠质量总分平均分为8.83±3.64分,其中主观睡眠质量平均分为1.59±0.82,入睡时间平均分为1.88±0.89,睡眠时间平均分为1.30±1.06,睡眠效率平均分为0.89±1.03,睡眠障碍平均分为1.47±0.54,催眠药物平均分为0.07±0.43,日间功能平均分为1.63±0.86。
2.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均分高于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P<0.05);自费的患者入睡时间均分高于付费方式为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及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P<0.01);长期居住地为其他中小型城市的患者睡眠时间均分高于长期居住地为农村的患者(P<0.01);应用以蒽环类药物为主化疗方案的患者PSQI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维度均分均高于应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的患者(P<0.01)。
3.每周锻炼次数在3~5次之间的患者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维度均分均低于其他各组患者(P<0.01);锻炼时无疲劳感的患者PSQI总分和入睡时间维度均分均低于稍有疲劳感的患者(P<0.05)。
4.化疗副反应中手足麻木或刺痛感与PSQI总分、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输液部位疼痛与PSQI总分、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头痛与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疲乏与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246~0.449,P<0.05或P<0.01)。
5.情绪状态总分与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抑郁-沮丧维度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190~0.479,P<0.05或P<0.01)。
6.医学应对方式中“屈服”维度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回避”维度得分与睡眠障碍得分呈正相关(r=0.212~0.319,P<0.05或P<0.01)。
7.社会支持总分与睡眠质量总分、日间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客观支持与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均呈负相关(r=-0.197~-0.351,P<0.05或P<0.01)。
8.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入睡时间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情感、功能、附加关注维度得分呈负相关;睡眠时间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情感、社会家庭、功能维度得分呈负相关;睡眠效率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维度得分呈负相关;睡眠障碍与生活质量总分、生理、情感维度得分呈负相关;日间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社会家庭、情感、附加关注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01~-0.578,P<0.05或P<0.01)。
研究结论:
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较差,64.4%患者存在睡眠问题。
2.年龄在40岁以下、自费、长期居住地为中小型城市、化疗方案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
3.每周锻炼次数在3~5次左右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好,锻炼时无疲劳感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好。
4.化疗副反应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副反应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5.情绪状态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越差,睡眠质量越差。
6.应对方式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较多地运用“回避”或“屈服”的应对方式,睡眠质量较差。
7.社会支持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得社会支持越多,对支持利用度越高,睡眠质量越好。
8.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其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越差,生活质量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