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广博大的九州热土,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居住环境。我国传统民居及其外环境,经过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雕琢,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选择,以其特有的物化空间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地域特征,贴切地展示出各时代、各地方以及各民族人民在不同自然、社会、生活背景等客观条件下所作的可贵创造。然而,面对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经验和创造智慧,正急速地被遗忘、抛弃,直至消失。保存、保护、发掘、继承、更新已刻不容缓。 借鉴前人在传统民居研究中的相关方法,首先建立传统民居外环境的分类系统,确定以庭院类民居外环境为重点研究对象,将影响其形成的诸因素单元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应用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对传统民居外环境的地域系统和文化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得出此二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影响民居外环境形态布局的决定因素,采用比较学的方法对庭院类民居中的合院式、厅井式、融合式三种民居外环境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比较分析,对于其空间布局形态、诸生成因素以及各类影响因子进行列表比较,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民居外环境的相关认识。 传统民居外环境是一种人工环境,这种环境受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形成人居的氛围,进而促进人们的文化审美,而人们的文化审美又反过来去影响和改进这种民居外环境,以形成具有特定地域、历史特色的各地民居外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从中挖掘其所传达体现的美学价值和宝贵资源,从本质上继承传统民居的艺术精神。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加强传统民居外环境的保存、保护、继承工作,并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提供借鉴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