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健身逐渐成为了都市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瑜伽由于其自身所独有的运动方式,契合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诉求并逐渐盛行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瑜伽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瑜伽服装作为瑜伽产业的一个部分,也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瑜伽服装的舒适性还存在提升的必要。本论文以贴体瑜伽裤的舒适性提升为最终目标,以优化贴体瑜伽裤装结构为着眼点,基于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以服装构成理论和人体动态皮肤形变量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最终使贴体瑜伽裤装的舒适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00余名瑜伽服消费者进行调研,98%的瑜伽修习者将对瑜伽服的需求排在前两名的位置;同时,74%的修习者出于舒适性的考虑选择宽松瑜伽裤装。由此可见瑜伽服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贴体瑜伽裤存在舒适性提升的必要性。其次,运用马丁测量仪和三维人体扫描设备对200余名18—35岁的青年女性进行人体测量,应用SPSS软件对测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人体上裆围长、立裆长和腹臀宽三个部位关于身高、臀围和腰围等控制部位的线性回归方程,用于指导裤装样版的生成:上裆围长=0.551臀围+20.301上裆围长=0.435臀围+0.157腰围+20.091立裆长=0.148身高+2.538腹臀宽=0.252臀围+0.046腰围+3.118腹臀宽=0.286臀围+3.179通过聚类分析,将青年女性人体分为三类,中间体主要部位数据为身高164cm,体重52.4kg,腰围67.5cm,臀围90.6cm。随后,基于人体股关节的三轴运动将瑜伽基本体式37式分为前后轴运动、左右轴运动和上下轴运动,并提取有代表性的体式共10个:单头膝式,战士身印式,顶峰式,鹭鸶式,俯击式,猫式,三角式,门闩式,单弓式和侧卧举腿式。基于以上十个动作对瑜伽状态下人体的皮肤形变量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体表描线法对22名接近中间体体型的青年瑜伽修习者进行动态测量,获得人体动态皮肤形变规律:人体横向皮肤形变率较大部位的包括大腿前侧、内侧,臀部后侧以及膝盖附近;人体纵向皮肤形变量较大的部位包括腰部后侧、臀厚后侧及膝盖前侧。基于面料弹性和人体皮肤形变规律,将裤装对应人体拉伸较大的部位进行剪切、拉伸和加量处理,获得两种优化的贴体瑜伽裤样版。通过试穿评价证明样裤三的优化效果最为理想,其结构特点是:设计了由臀围后侧经大腿内侧至膝盖前侧的分割线,并在分割线中加入必要松量,该分割线与人体皮肤拉伸部位一致。最后,引入具有保健性能的珍珠纤维面料,结合优化的裤装样版三,试制出功能性瑜伽裤装,并通过试穿评价获得了瑜伽修习者的肯定。在满足舒适性要求基础之上,进一步为瑜伽服功能性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吸收前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针对瑜伽服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调研;探寻了瑜伽状态下人体皮肤形变规律,为瑜伽裤装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弹性面料的使用,打破常规瑜伽裤结构,获得了理想的穿着效果,对贴体瑜伽裤企业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基于优化的瑜伽裤样版,将功能性珍珠纤维面料用于瑜伽裤的制作,为瑜伽裤功能性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