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肌动蛋白结合肽在应力诱导的气道黏液分泌过程中的介导作用

来源 :海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皮层肌动蛋白结合肽(Cortactin)对剪应力(S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并试图明确该介导作用的关键靶点。方法:1、体外培养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并将细胞随机分为6组:A:空白对照组;B:SS组;C:SS+野生型Cortactin组;D:SS+pcDNA3-Cortactin 421-MU组;E:SS+pcDNA3-Cortactin 466-MU组;F:SS+pcDNA3-Cortactin 482-MU组;2、分别转染野生型Cortactin及已构建好的Cortactin各型突变体pcDNA3-Cortactin 421-MU、SS+pcDNA3-Cortactin 466-MU、SS+pcDNA3-Cortactin 482-MU。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每组细胞Corta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转染组和对照组相比,明确各组细胞载体成功转染后,方可行后续步骤。3、实验的刺激因素为旋转装置产生的剪应力,为确保能成功构建黏液高分泌模型,旋转装置的运行参数为:30转/分,作用时间30min。4、用Western blot观察各组细胞p-Cortactin蛋白表达水平,ELISA测定各组细胞黏蛋白MUC5AC蛋白量,RT-PCR法观测各组裂解细胞MUC5ACmRNA水平。转染Cortactin各定点突变体,比较剪应力作用后各组细胞中不同磷酸化Cortactin蛋白的含量以及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UC5AC含量的差别,推断出Cortactin介导MUC5AC分泌的关键作用位点。结果:1、转染野生型Cortactin及已构建好的Cortactin各型突变体后Cortactin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说明载体已经成功转染细胞。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SS刺激下,p-Cortactin水平、MUC5AC mRNA转录水平、MUC5AC蛋白分泌量显著增加(均为p<0.01)。3、与单纯SS刺激组相比,SS+野生型Cortactin组细胞的p-Cortactin蛋白、粘蛋白MUC5AC表达亦显著增加(分别为p<0.01,p<0.05)。4、与SS+野生型Cortactin组相比,SS+pcDNA3-Cortactin 466-MU组的p-Cortactin蛋白、细胞培养上清液MUC5AC的相对分泌量显著下降(p值均<0.01),但MUC5AC的转录水平未受明显影响(p>0.05);但SS+pcDNA3-Cortactin 421-MU组和SS+pcDNA3-Cortactin 482-MU组的p-Cortactin蛋白、MUC5AC mRNA表达、培养上清液MUC5AC的分泌量较SS+野生型Cortactin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剪应力刺激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MUC5AC高分泌过程中,Cortactin具有重要的介导作用,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466突变后,MUC5AC的分泌将受到明显阻断。
其他文献
“启”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唐代受到“文章盛世”的影响,不仅在作品的数量方面超越了前人,而且内容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与魏晋时的用途有很多不同。同时唐朝也是我国文章创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诱发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是其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由于AS斑块的发展具
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卫生服务的需要,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强化预防医学教育[1~3].非预防医学专业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教育,不仅是各国医学教育研究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