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人口分布与公交网点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城市人口分布与公交网点的设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者内在联系、互动发展。公交设施的合理布局有助于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促进人口郊区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而人口分布变化也会对交通线网布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人口与公交的互动关系与诸多人地关系类似,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因而,探讨这一命题既有现实意义又具备理论依据。 上海作为我国人口最多、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公交系统完整、发达,公交与人口的互动作用比较明显,故上海作为样本城市具备典型性。本文主要运用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等人文地理学、人口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人口与公交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用案例分析的手段主要探讨了常规公交、轨道交通这两种最主要的公交方式与人口的相互作用,揭示公交与人口互动关系的本质规律,同时与国内、国际相似规模的大城市作了比较,进一步论证两者关系的普遍性。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城市常规公交网点的设置具有追随人口的特性,而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多起到促进人口郊区化的作用。轨道交通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其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实现的;轨道交通对人口的作用是存在于一定范围内的,体现“人工廊道”效应梯度场的递变规律。设置在城市不同区位的轨道交通站点对人口分布的作用是大相径庭的,对于城市的核心城区,轨道线路的开通起到疏散人口,降低人口密度的作用,而对于外围城区、郊区,轨道线路的建设则起到吸引人口,提高人口密度的作用。
其他文献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长期趋势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是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建
英语写作是初中学生最为头疼的事。单词记不住,语法不会,写出的作文不要说思想性,就算要做到文从字顺都很难了。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给予方法的引导,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写作,原因是教师所布置的作文要求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不仅要挖空心
在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充足的备课时间,同时又能使学生从被动做作业转变为主动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教育水平。  大部分数学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都是采取全批全改的办法。全改全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安排后续教学。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业本也有种踏实感,觉得自己的作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资本的积累不断增加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大量的民间富余资木从沿海发达地区流向内陆欠发达地区,众彩的制造产业也开始大规模地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在这一
本文依据2013年济南市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估算了济南市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