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择期行单孔或三孔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期间与患者取得联系,获得患者口头知情同意后进行电话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术后慢性疼痛(CPSP)发生情况,以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以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DN4)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成分,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对心理状态影响。并通过病案系统采集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化疗情况、病理情况、引流管拔管时间等资料。 结果:共纳入患者344例,排除未获得知情同意46例,无法联系到患者69例,无法完成调查者63例,病历资料不全者9例,共有15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所有调查。CPSP总发生率为32.5%,三孔组CPSP发生率(43.1%)大于单孔组(23.5%)(P=0.009)。慢性疼痛患者中,单孔组和三孔组相比较NRS评分(2.5±1.1和2.9±1.1)、轻度疼痛比例(85.0%和80.6%)、神经病理性疼痛比例(20%和26%)、术后焦虑发生率(均为35%)和术后抑郁发生率(5%和0%)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2、0.690、0.633、0.972和0.209)。CPSP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是CPSP的影响因素。(OR=7.015,P=0.005)。 结论:三孔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单孔术后发生率高且以轻度疼痛为主,而术后慢性疼痛患者中不同术式不影响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改变,ASA分级是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