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二外语的汉语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都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贯穿于教学的整个阶段,同时也包含在各种类型的教学之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难以产生出言语实事;因为词汇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第二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能否准确、恰当地运用汉语来说出或写出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凡有过汉语作为二外教学实践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汉语词汇中的同义词教学不仅在汉语本土词汇教学中是重点,在非汉语文化国度中同义词教学也是语言词汇教学中重点的重点。因为同义词之间每一个细微的差别都会给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带来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对在美西地区本土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说,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要遇到两种文化的冲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到这点,仍然按传统语言教学路子走,关注的只是让学生掌握生词的读音、拼写和相对应的汉语释义,不去揭示词语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这样会使汉语学习者误以为目的语(汉语)与自己母语(英语)的词汇只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忽略了两者深层次意义的不同。结果学生很快就会由于对所学的词汇在表达运用上出现各种错误而阻碍学习的进步速度。掌握一种语言就是要准确、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同义词与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密切相关。所以本文的目的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在没有汉语语言环境的美西地区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词汇教学特别是同义词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类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对汉语同义词产生偏误的几个主要原因(文化差异,母语的影响以及负迁移等)及在课堂教学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避开学习和辨析同义词的误区,找出正确的学习方法。目的是使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习得者能有意识地注意到两种语言符号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利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使汉语同义词的习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