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山湖是上海市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是黄浦江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具有船运、渔业生产、旅游、农田排灌、调蓄洪涝等多种功能,对上海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浮游动物在湖泊生态系统和要素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及生物生产力的基本环节,可调控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本研究于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每月中旬对设置在淀山湖的12个样点(包括元荡湖)进行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对各样点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优势种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分析了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且用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优势种等评价了水体营养状况。主要结果如下: 1.淀山湖共鉴定出浮游动物种类76种,其中轮虫种类数最多,为60种,隶属于2纲,3目,13科,20属,其中臂尾轮属Brachionus种类最多,为14种;桡足类8种,隶属于2科,2属;枝角类8种,隶属于3科,3属。 2.淀山湖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有:多肢轮虫(Polyarthra sp.)、疣毛轮虫(Synchaetasp.)、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中型六腕轮虫(Hexarthra intermedia)、无节幼体(Nauplii)。多肢轮虫为第一优势种,四季占优势;除多肢轮虫外,春季以疣毛轮虫和裂痕龟纹轮虫为主,夏季以中型六腕轮虫、长三肢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为主,秋冬季以以疣毛轮虫和螺形龟甲轮虫为主。 3.淀山湖浮游动物月平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465-8556ind./L;其中以轮虫为主,其月平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83-8264ind./L;桡足类其次,月平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450ind./L;枝角类最少,月平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46ind./L。淀山湖各样点浮游动物年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133-3506ind./L;各样点轮虫年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014-3365ind./L;各样点桡足类年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2-177ind./L;各样点枝角类年均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0-69ind./L。浮游动物年均数量生物量在空间上从东北至西南方向递减,季节变化明显,在春夏较高,秋冬较少。 4.淀山湖浮游动物月平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63-6.76mg/L;其中以轮虫为主,其月平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3-4.19mg/L;桡足类其次,月平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1-2.55mg/L;枝角类最少,月平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24mg/L。淀山湖各样点浮游动物年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61-3.63mg/L;各样点轮虫年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68-2.23mg/L;各样点桡足类年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2-1.62mg/L;各样点枝角类年均重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8-0.32mg/L。浮游动物年均重量生物量在空间上从东北方向至西南方向递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较高,冬季较少。 5.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物理因素(WT、TSS、TDS、SD)与浮游动物多参数都呈现出显著相关性,(WT、DO)与优势种呈现显著相关性;化学因素(TP、COD)与浮游动物数量生物量、优势种数量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生物因素(叶绿素a)与优势种数量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6.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理化因子以及优势种对淀山湖水质状态进行了评价。淀山湖水质总体处于中-富到富营养状态,污染情况为中-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