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多指标综合预测肝切除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肝胆胰外科单个治疗组2009.8-2010.4期间98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病例,术前术后均常规行肝功能、凝血功能、胆碱酯酶(ChE)、腹部超声、上腹部CT、吲哚菁绿排泄试验(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等检查,并进行Child-pugh分级及评分。将这些病人按照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代偿良好(A)、代偿轻度不全(B)、代偿重度不全(C)三组,对照病人Chilid-pugh评分、ChE、ICGR15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8例肝脏手术患者中,恶性肿瘤组共有83例,其中27例术后出现了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2.9%;非恶性肿瘤组共有15例,有2例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3.3%。恶性肿瘤组83例患者中,根据ICGR15分为三组:a组ICGR15<10%、b组10%<ICGR15<15%、c组ICGR15≥15%,三组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几率分别为18.2%、45.5%、50%。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5)。恶性肿瘤组83例患者中,术前术后ICGR15、ChE以及术后Child-pugh评分在肝功能恢复良好组和肝功能代偿不全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个指标均有相关性(P<0.001)。恶性肿瘤组术前ICGR15<10%的66个病例中,术前ChE≥5500U/L患者中发生肝功能不全率为21.2%(11/52), ChE<5500U/L患者中发生肝功能不全率为57.1%(8/14),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324 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hE≥4000U/L患者中发生肝功能不全率为12.0%(3/25),ChE<4000U/L患者中发生肝功能不全率为41.5%(17/41),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946P=0.04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综合应用ICGR15和ChE能较准确的预测肝切除患者的术后肝脏代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