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前书写个案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q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书写是儿童对书写的一种自发地探索行为,包含了儿童对书写的认知、态度、情感和技能等。国内已有前书写研究集中在对国外前书写研究结果的介绍,对前书写概念和特点的阐释,对汉语儿童前书写形式的分析等,尚缺乏对前书写主体--幼儿及其前书写发展过程的研究。同时前书写的研究不只是分析幼儿前书写作品那么简单,因为幼儿的前书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有产品一一书写作品的产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个案儿童汉语前书写的发展过程,并在梳理的过程中找寻个案儿童汉语前书写的独特之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厘清人们对于汉语幼儿前书写的错误认识,为早期书写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两位汉语前书写行为较多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幼儿前书写作品,并结合现场观察书写作品创作过程的方式,获得对两个个案汉语前书写发展过程和前书写特点的清晰认识。研究中重点对两位幼儿的前书写发展阶段及相应阶段呈现出来的形式和特点予以分析,同时结合丰富的作品和案例呈现,真实地再现两位幼儿在前书写上的探索之路。最后对口语与书写之间的关系,对书写观和书写教育进行思索和探讨。汉语儿童前书写个案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个案有其特有的前书写发展过程。A的书写发展(3.5岁~4岁9个月)经历了萌芽--爆发--消退的过程;B的书写发展(3.5岁~5岁5个月)则经历了萌芽--发展--美感与交际意义的生成--爆发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他们的前书写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前书写中出现的一些共同的书写形式(比如同音替代、音旁替代、部分笔画有缺失或者增加的汉字、镜像书写等),以及各自独特的书写形式(A的书写中出现的横竖点笔画叠加的发明性书写,B运用汉字部首偏旁知识的发明性书写)都体现出汉语前书写形式的独特之处。  他们的前书写在书写行为、书写内容和主题、书写形式这三个方面有一些共同点,在书写行为的持续时间,书写工具和载体,书写属性三个方面又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各国的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我国来看,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军国民教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军国民体育也受到严
钱穆(1895-1990),是我国公认的史学家、国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奉献了七十五年,晚年还创办了新亚书院,为中国文化在香港的传承与发展做
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新《中小学生守则》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中小学生守则》的实施方案,通过抓牢抓实注重细节,教会学生做人,通过“两定”“三学”“两测”“四项活动”等,使《中小学生守则》的宣传、学习工作得以落实,在教师、学生中真正掀起学守则、用守则、践行守则的热潮。  一、通过“课堂渗透、家庭教育”,两个渠道渗透落实守则  1.课堂渗透。我们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发挥课程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