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层状材料在锂硫电池中锚定作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因为其庞大的储能效应,低廉的成本以及对自然环境微小的影响被广大科研研究人员认可并且对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锂硫电池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导致锂硫电池目前很难在实际应用中被大量投入使用并生产,本文根据锂硫电池的诸多缺陷对锂硫电池的锚固材料进行了改良,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不同的碳化钛基的MXenes作为锂硫电池的锚固材料的锚定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2Sn中的Li原子与Ti2CO2和Ti3C2O2中的O原子体现出了非常明显但并不强烈的结合强度,有效地固定了可溶性硫化物并且避免了溶解。值得注意的是,Li-S键虽然被轻度削弱了,但Li2Sn结构完整性未被破坏。  (2)实验中已经合成的二维硅碳单层材料(g-SiC2)作为锂硫电池研究中的一种锚固材料,其所具备的潜力非常巨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g-SiC2能够与各种可溶性的Li2Sn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并且强度适中的S-Si和Li-C键。当Li2Sn与电导率良好的g-SiC2结合后,可以很好的保存可溶性Li2Sn的完整性。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SiC2型硅碳石墨烯作为在Li2Sn的抛锚材料比其他石墨烯构型更加优秀,这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抛锚材料,能够有效的使可溶性Li2Sn结构避免溶解到电解液中,并且使Li2Sn固定在其上方。  (3)通过在二维硼氮(BN)单层材料中引入掺杂和缺陷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类材料在固定可溶性多硫化物(Li2Sn)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掺杂与缺陷的引入,能够提高BN纳米片与Li2Sn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Li…N或S…B之间的作用强度,在锂硫电池的运用中可以在结合强度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表现出极其出色的锚定效果,并且能够保持Li2Sn的完整性。通过精细的控制掺杂或者缺陷的类型,惰性的BN纳米片能够被转换成一个高效而且有前途的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有效地提高锂硫电池的应用效率。
其他文献
看看人家的照片,一张张都是随性自然,不要以为他们都是随便一拍的哦,想要拍出这种照片可还是要花些心思的。不会拍照不要紧,跟着达人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不要看镜头】  想要拍出有感觉的照片,最容易的就是不要看镜头!只要做到这点分分钟让你变文艺。  第一招:闭眼  只是简单地站着,然后闭上眼微笑,是不是就觉得画面感很好呀?偶尔用一只手遮着眼睛,会显得可爱起来。  第二招:侧头看别的地方  这个招数也是
目前,医学科学家们在传统的抗癌方法(放射性治疗或化疗)的临床实践中的激发下,寻求了两种比较有前途的新方法,第一个是药物控释,它能实现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化疗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污染面广、来源多,一直是环境领域的重点监测对象。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浓度很低,一般在10–9-10–12级水平,同时环境样品干扰物多,影响其测定,因此通常需要采用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目标物进行富集,降低目标物的检测限,同时还可以对样品实现净化以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如索氏提取、液液萃取等需要费时复杂的操作步骤,并且经常用到对人体、环
砷钼和砷钨型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杂多酸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具有纳米尺度、丰富的化学组成和迷人的拓扑结构还具有可逆的多电子转移特性,因此是很理想的光电催化材料。目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