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涂层氧化物夹杂相点蚀行为的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dao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蚀破坏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突发性,是材料研究中的难点之一。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蚀、耐磨性能,在工业上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但非晶涂层制备时氧化物夹杂缺陷的结构增加了其点蚀敏感性。而非晶亚稳的本性使得点蚀萌生过程的实验研究变得困难,如何采用有效的手段澄清氧化物夹杂相局域溶解在非晶涂层点蚀过程中的作用,对于理解非晶材料的点蚀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宏观实验分析与微观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AC-HVAF)工艺制备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借助腐蚀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非晶涂层在含Cl-和S2-腐蚀介质中的钝化及点蚀行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通过建立侵蚀性阴离子与氧化物表面的吸附模型,分析Cl-和S2-侵蚀性阴离子与非晶涂层氧化物夹杂相之间作用关系,探讨氧化物夹杂相局域溶解和点蚀机理。铁基非晶涂层存在大量的孔隙以及氧化物晶体相。在Na Cl、Na2S及其混合溶液中,非晶涂层均发生了明显的点蚀,钝化电流密度随Na2S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入3.5%Na Cl后,Na2S浓度的变化对腐蚀影响较小,混合溶液中Cl-是影响涂层导致点蚀的主导因素。点蚀主要是由涂层孔隙和氧化物夹杂相引起,钝化膜产物及本身缺陷空位较多,为Cl-提供了扩散通道进而导致腐蚀产物下的局部腐蚀。针对非晶涂层中不同价态的Fe、Cr和Mo等氧化物夹杂相,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Cl-、S2-在夹杂相Cr2O3的(001)表面上扩散力最强且吸附能负值最大,Cr的氧化物是易引起非晶涂层点蚀发生的敏感相之一。在混合溶液中,S2-的加入并没有影响与Cr2O3之间的分子作用力,Cl-才是影响与Cr2O3作用强弱的主导因素。S2-与Cr2O3表面之间主要发生化学吸附,而Cl-主要通过渗透机制及与金属氧化物界面发生吸附诱导点蚀的发生。这一结果为铁基非晶涂层的氧化物夹杂相的局域溶解提供有力的理论背景。
其他文献
VDC Research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风河系统公司以VxWorks为旗舰的嵌入式产品在实时操作系统市场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为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工程开发提供了功能强大的Workbench开发平台,然而,由于VxWorks 7系列相对VxWorks 6系列的改动较大,Workbench 4系列软件并不能完全替代Workbench 3系列软件,导致VxWorks工程缺少统一的编译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的一种时尚性消费活动,但如何及时、准确的选择适合自己旅游景点和路线,以节省时间、金钱并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是目前所面对的问题。当前国内主流旅游网站中在景点和路线推荐所提供的都是大众化、普遍性的推荐。为了弥补推荐结果不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现状,本文以众源地理数据作为数据来源,提出基于景点标签聚类和用户评分的景点推荐算法和基于多维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各行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大,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与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财政部陆续出台了各项法规,意在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企业会采取设置审计部门或聘请专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防止资金浪费,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想达到这一审计目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
随着各种新型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通信网络中,对信号的处理还是主要依赖电来完成,这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和传输速率的降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全光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信号的处理转移到光域进行,这样的过程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带宽资源,解决电子技术所固有的“电子瓶颈”限制的问题,对未来通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光纤和半导体光放大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光器件,并且都有着各自的优势。本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金融行业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发展,诞生了新兴的金融科技行业。金融科技从本质上革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上金融科技行业呈现出多类型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技术上金融科技的技术革新速度也日益增长,以中国知名的金融科技企业阿里巴巴为例,其技术架构经历了多次革新,分布式RPC服务框架Dubbo已经进入第五代的研发使用。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不断革新,产生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作为连接旋转部位与固定部位的“关节”,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之一。对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监测
宁夏是我国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产业的聚集地,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和价格低廉等众多优势的玻璃纤维/乙烯基酯(GF/VE)复合材料是实现能源产业设备轻量化的理想材料。但复合材料易发生分层损伤,层间加入无纺布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耐分层能力,且对开孔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本文针对无纺布增韧GF/VE复合材料的开孔力学性能,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采用真空辅助成型(VARI)工艺制备了层间加入P
可穿戴应变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柔性电子设备、生物监测等领域。柔性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亲肤性、独特的多孔结构以及透气性,成为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的理想材料。本论文通过超声驱动石墨烯在纳米纤维表面的组装,制备了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膜。通过表面改性和结构设计赋予复合纤维膜超疏水性能。论文深入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并探究了其作为应变传感器时的传感机制。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1.利用静电纺丝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长期以来始终占据绝大多数。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虽然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依旧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民消费水平不高、农民増收速度缓慢等问题。众所周知,城乡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作为国家地方行政机关,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直接执行者,其职责便是行使本辖区的行政职能,担负着促进农村经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不断发展,气-电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智能电网相比,两种能源耦合紧密,互补互济,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协同优化,但是两种能源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