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存在左房低电压对导管消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价窦性心律下基于电压标测的基质改良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四科第一次进行导管消融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首先所有患者均在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实施CPVI消融,隔离肺静脉电位后在窦性心律下,使用Lasso环型电极于左心房行电压标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存在左房低电压对导管消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价窦性心律下基于电压标测的基质改良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四科第一次进行导管消融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首先所有患者均在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实施CPVI消融,隔离肺静脉电位后在窦性心律下,使用Lasso环型电极于左心房行电压标测,标记出双极电压范围0.1-0.4mV的低电压区和双极电压范围0.4-1.3mv的移行区,将左房电压标测阴性(无低电压区或移行区)的患者称为非低电压组,直接结束手术;而左房电压标测可标记出低电压区及移行区的患者设为低电压组,进而将低电压组随机分为非基质改良和基质改良2个亚组,前者结束手术,基质改良组则针对左心房低电压区(LVZ)和移行区(TZ)进行全新的个体化消融.并于术后3个月以后每个月进行常规随访,有心悸症状时随时复查心电图,随访内容包括电话咨询及门诊心电图、24小时Holter检查。以导管消融术后3个月以上的心电图或24小时Holter发现持续时间超过30s的房颤定义为复发。比较各组及各亚组术后房颤复发情况。结果:1.术后平均随访9±3.24个月(4-15个月)发现: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变量分析显示,在两组的年龄、左房内径、射血分数、性别及低电压区指标中,只有左房低电压(P=0.019)及左房内径(P=0.034)是阵发性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进一步对左房内径及左房低电压这两项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提示左房低电压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10,RR:2.383,95%CI:1.231-4.615)。2.对低电压组与非低电压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年龄更高(P=0.038),左房内径更大(P=0.040),消融时间更长(P=0.009)。与此同时研究显示,平均随访9±3.24个月的非低电压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左房存在低电压的病人(P=0.035)。Kaplan-Meier分析显示,评估随访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低电压组为55.76%,非低电压组为76.17%(Log Rank检验P=0.018)。3.亚组分析表明,随访9±3.24个月,对于阵发性房颤存在左房病理性低电压的患者,行电压标测指导下的基质改良术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基质改良组(P=0.026)。Kaplan-Meier分析表明,这两组患者估测在随访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基质改良组68.65%,单纯CPVI组42.15%(Log Rank检验P=0.012)。结论:1.存在左房低电压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的预测指标。2.阵发性房颤患者没有左房低电压的术后成功率明显高于存在左房低电压的患者。3.对于阵发性房颤存在左房低电压的患者,在实现肺静脉电隔离的同时,采用窦律下电压标测指导下的左房基质改良消融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
其他文献
为实现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拟建立稳定可靠的体外培养方法,并应用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对培养基种类、胎牛血清添加比例、动物红细胞泥种类、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财务欺诈问题出现频率相对较高,之所以存在此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未能达标,误导了财务信息使用者,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使得上市公司自身陷入了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甚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尝试总结出哪些公司治理因素能够影响到上市公司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南地区的航空业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2018年12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了5000万人次的突破,标志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之后国内第4个吞吐量破5000万人次的机场,也是中西部第一个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机场。这既彰显了成都在全球民航业影响力及地位的不断提升,又奠定了成都航空发展更加坚固的基
保险公司销售与理赔服务过程的不透明、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当前保险行业普遍存在车险理赔难、寿险销售误导等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的主要原
目的分析首次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基线资料、伴随疾病、心律失常类型、起搏器类型、起搏部位等,探讨我院首次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及心电生理特征,以期服务于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38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晕厥或黑矇)、伴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当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大宗货物和能源的流通变得日益频繁,我国重载铁路面临的运输压力也与日俱增。随着轴重、行车密度、行车速度和通行总重的急剧提升,重载钢轨面临的服役环境日益苛刻。针对这一问题,亟待选取目前国内重载铁路的主要轨材U78CrV钢,对其开展低周循环-疲劳失效的实验研究,探究U78CrV的循环特性、棘轮行为演化规律和疲劳寿命。通过实验结果,结合改进的Abdel-Karim-Ohno本构模型确
Hex基因作为同源异型盒基因超家族的成员,在造血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该基因在乳腺发育和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大鼠hex基因,并克隆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WOLEDs)由于其具有自发光、面光源、可柔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激基复合物的高效利用,虽然其可以利用三线态激子而有效提高效率,但是基于激基复合物的白光器件仍然存在白光色纯度较低、稳定性较差、荧光磷光杂化器件结构复杂等仍待完善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新型有机功能材料的主客体设计方式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呼肠病毒(ARV)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外部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78 bp,内部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247 bp,建立了适合ARV快速检测的套式RT-PCR方法
免疫球蛋白(IG)水平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笔者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78只麋鹿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