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中医治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研究以缺血性中风临床常见证型为依据,选择相应的三种中医治法及其代表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进行治疗,以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动态检测GFAP,观察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并对与其相关的三种细胞因子GDNF、bFGF和TGF-β1蛋白表达的观察,比较三种治法及其代表方剂在不同时间位点的作用特点,探讨三种治法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最佳作用时间位点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正确辨证论治缺血性中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健康Wistar大鼠1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潜阳熄风组和化痰通腑组,每组28只,四个时间点各7只。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益气活血、潜阳熄风、化痰通腑三种中医治法及其代表方剂在缺血2h再灌注6h、24h、48h和72h的治疗效果。取材采用心脏内灌流固定法,GFAP、GDNF、bFGF和TGF-β1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数据统计方法:采用南京捷达DP 801图像分析系统和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结果:1. GFAP表达情况: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假手术组有GFAP表达,模型组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在缺血再灌注6h,潜阳熄风组较模型组GFAP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24h,各治疗组较模型组GFAP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再灌注48h,益气活血组较模型组和化痰通腑组有显著抑制GFAP表达的作用;再灌注72h,益气活血组较模型组和潜阳熄风组有明显的抑制GFAP表达的作用。2. 在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三种蛋白(GDNF、TGF-β1、bFGF)表达:假手术组少量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1)GDNF蛋白表达情况:模型组GDNF蛋白表达于再灌注24h出现一高峰,48h已下降,72h回升。再灌注6h、48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灌注24h,化痰通腑组较益气活血组和潜阳熄风组显著升高;再灌注72h,益气活血组较化痰通腑组与潜阳熄风组显著升高。(2)TGF-β1蛋白表达情况: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TGF-β1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于72h最高。再灌注24h、48h,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再灌注6h,潜阳熄风组TGF-β1蛋白表达较益气活血组和化痰通腑组显著升高;再灌注72h,益气活血组较潜阳熄风组和化痰通腑组显著升高。(3)bFGF蛋白表达情况: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bFGF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于48h最高,72h已降低。组间比较,再灌注6h,化痰通腑组TGF-β1蛋白表达较益气活血组和潜阳熄风组显著升高;其余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本实验表明,在脑缺血性损伤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不同治法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不同,其标记性蛋白GFAP及与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的三种细胞因子GDNF、bFGF和TGF-β1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提示:(1)脑缺血损伤是一个动态的多环节的病理过程,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治疗作用;(2)各种中医治法均有其最佳治疗时间位点和环节;(3)三种中医治法可以通过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调节GFAP表达、促进GDNF、bFGF、TGF-β1三种因子分泌而各自发挥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在C57小鼠慢性鼻窦炎中的治疗情况,并从小鼠鼻黏膜中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来探索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机制。方法:在Abraham Jacob造模方法的基础上,以肺炎链球菌为感染细菌,建立慢性鼻窦炎的动物模型,并设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造模8周后,以鼻渊舒口服液低、中、高三个剂量及西药克拉霉素进行
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关于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率、乳房疼痛改善、肿块改善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评估